干必网

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时间:2018-07-26 作者:艾倫王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出了社会以后可能就不是必须要用到的了,但是在学校那就是必须用到的因为要考试。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是要告诉你,我是因为这个东西对我有用才回去学习,实际上你学任何东西对你都是有帮助的,你也不知道说不定哪一天就能派上用场。有用性的标签我们太熟悉了,导致我们可能忘了那份惬意与轻松,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如果你学的是一种战斗技巧,你就会不断跟人打架看自己能打败多少人。

如果你学的是一种知识,你就会在大庭广众下谈论看有多少人不知道。

如果你学的是一种法则,你就会试图把法则套用在世间万物看多少事物可以适用。

即使你只拥有努力,也会逢人就说自己花了多少时间。

有用性的牢笼束缚着他们,因此不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量化以某种单位计算就浑身不舒服。

这就是他们,也就是我们深陷的牢笼。

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1.

如果我告诉你艺术的世界里理性逻辑不是必要的,你应该会满脸黑人问号。

你仔细一想好像不对啊,你看过一堆小说电影从来不觉得有问题。

那是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看全都是推理类型。「如果书里有枪,那它就一定会被发射」──目前所有主流作品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创作的。人们都觉得套路不好,但实际上大家最爱的就是套路,因为套路简单明了,能一下子就抓住核心。在这种风气下,如果一个作品里没有明确的男女主角划分,有很多人甚至无法顺利观看。又比如一个场景下某个东西或人物特别被描述,但之后却没有再出现,也会引来一阵谩骂。

因为每个人好像都很忙,或著必须要装做自己很忙的样子,所以就算是看电影也要不拖泥带水直奔核心。

所有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是人类世界的最大谎言。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个道理,读好书考好大学才能找好工作然后买房结婚生子,道路仅此一条,一环扣着一环,实乃所有人的人生进度,简直是逻辑理性的杰作。如果有谁脱离了这条道路,无一会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像是别做白日梦了!没卵用!废物!垃圾!米虫!这些词都是在表明你对社会没有贡献。)

你为自己的人生进度没有落后而沾沾自喜时,但其实你已经落后了。十几岁的时候你讨厌父母限制你的梦想,为什么要跟你说当作家当艺人当歌手是不可能的,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最终当你出社会后,你还是选择了父母期望的道路。在未来我也很肯定你会跟你的孩子说,别当艺人作家,别学哲学文学,出来赚不了什么钱。

时代在改变科技在进步,十年前没有iPhone,90年代随便买只网路股你都能发财。你会说你又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别跟你说那个时代的机会!那为什么你会觉得,做跟之前人一样的行为──读大学找工作在一家企业里做到白头,会让你跟那些成功人士获得同样结果?

成功是不能复制的,能复制的只有精神而已。

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2.

如果你想分享读了某本书后获得宝贵的感悟,他们只会一脸冷漠。但如果你告诉他们,我赚了一百万,他们就会疯狂寻问你的所有想法。

成人们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个朋友,他们从不会问你“他的嗓子怎么样?他爱玩什么游戏?他会采集蝴蝶标本嘛?”而是问“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体重多少?他的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知道了这些,就能了解了这个人。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

於是问题来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能赚钱的时候就是无用的吗?

古代西方有种职业叫做吟游诗人,在中国这种人应该等于是天桥下的说书人。他的职责就是四处旅游,然后把旅游的所见所闻编写成歌谣和史诗,唱给旅人来获得报酬。你看他们成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睡觉睡到中午,晚上又经常喝酒狂欢,简直就是堕落的象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你拖著劳累一天的身体来到酒馆中,听到吟游诗人从口中唱出的优美字句,你竟然觉得全身心都获得了纾解,疲惫一扫而空。所有人都停下手边的事情,不想错过故事的一字一句。你注意到,有些人甚至随著故事的情节捂住耳朵或眼角泛著泪光,就好像那个虚幻的主角是他们的亲人一般。

是的,你可以说吟游诗人一点也没有为社会制造什么,他们对国家GDP没有一点贡献,但是他们的存在却是不可或缺的。

一把镰刀用久了之后,就需要打磨除锈,才能用同样锋利的刀锋继续切割。

同样,一个人工作久了之后,自然也需要打磨除锈,而人的打磨方法就是欣赏艺术创作。

你可以选择不打磨,反正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即使你经常出国旅游,但你依然是想著如何拍更多照片证明我来过,依然是想著如何用最少的钱走过最多的地方,比上班更早起床,比领导在身边更加执著完成今日目标,最后拖著比上班更累的身体回到家中,想著明天要怎么跟同事炫耀这次出行。

你或许会有某个时刻想著,明明是为了放松才出远门的,为什么反而越来越累?

因为有用性的牢笼还是束缚著你。之所以你无法从牢笼中走开,不是因为牢笼上有锁,而是你有没有一个人走出去的勇气。

深陷有用性的牢笼就是无尽的束缚

3.

艺术创作与其他制造业不同,是一种即使增加人力也不能增加生产效率的职业。写一本书可能要花很多年,但看的人只需要花几小时。于是很显然的,艺术创作是一种非常寂寞的事。而且你又不知道你的创作别人会不会买帐,如果你花了很多年写了一本书,却没有人要看怎么办?所以还是随大流,当个普通人就好了。

每个人都能做的事就轮不到你了,就像工业革命失业的流水线员工一样。未来的科技进步,大数据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肯定会让更多人失业。然而艺术创作沾染著个人色彩,那是没有人能模仿宛如灵魂一样的东西,所以那才是你的优势,才是你应该花时间在上面的磨练。

如果你问我艺术创作最需要什么素质,我觉得是耐得住寂寞的能力。

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活动。一个人面对字句近乎自虐地修改句子,但很有可能读者只是扫一眼就过去了。然而写作就是这样,作家无法知道读者能否得知自己想要传达的情感,但也不需要思考这件事。虽然出书是为了卖,但是从一开始就考虑受众群,只会让自己的文笔染上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气味。那种气味会毁灭个人风格,使作品跟迎合的小丑一样笑完即忘。越是投入在自己的创作中,就越是感觉不到周遭的变化。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与现实脱节,不过这正是作家这个职业面对的风险之处。如果不是陷入某种狂热中,就会被飢饿感束缚,就会被社交需求绊住。然后写着写着就想说应该吃饭了先去吃饭吧,应该跟朋友聚聚了走起吧。对于全心全意的人来说,无需他人建议,他自然会感受到什么是多余的,就像是全力转动的齿轮容不下一粒尘埃一样。

就像我之前说的,你不一定要把艺术创作当成工作才能体现价值。你只要在工作或读书之馀,创作点东西就可以了。记得创作是毫无效率的活动,你不要以为今天写了三千字好棒然后就算了,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贵在坚持。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