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每年新片迭出,但是观影片这一条历史的长河,还是经典的老片值得反复的品评。在豆瓣的电影高分榜中,有这样一部电影,它已经有60多年的光景,但是其评价一直都是高水准的状态,一直从没有flop过。这部1952年上映的第一部现代动作片《七武士》真的非常值得看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很难相信一部60年前的电影,烂番茄指数还能高达100%;IMDb 8.7分,就连一向苛刻的Metascore评分居然高达98分;豆瓣评分9.2分,长年位居Top250观影清单之中。
这部1954年上映,时长207分钟的黑白电影,不仅没有让人觉得过时,还能经久不衰地给我们带来持续的震撼和感动,看来时间是检验一切的真理这句话一点不错。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这两天又刷了一遍,发现第二遍给我带来的感动更多,有一些第一遍没注意的一些细节却带来更多的触动。
《教父》导演科波拉说:“如果能和一位大师一起拍电影,我宁愿当一个助理。”这位大师就是黑泽明,被人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吴宇森坦言他的电影也深受黑泽明的影响。
《七武士》被人称为第一部现代动作片,也是黑泽明第一次采用多部摄像机共同拍摄的电影。所以现场拍摄不会中断,但导演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后期进行编辑制作。同时,演员也不知道导演最后会用哪台摄像机里的镜头,因此要求演员用全身演戏。
观一部电影,品一段人生,有些电影不仅能看到一段人生,甚至能看到一个国家特定年代的缩影。比如说我们通过了解《红楼梦》,就能了解整个明清时代的社会状态,而《七武士》则显示了日本封建武士道时代的社会状态。
故事背景设计是在日本的战国时代(1467—1615年),火枪逐渐开始取代冷兵器,武士开始没落的年代。一个小山村,为了抵御山贼的威胁决定聘请武士来保护自己的村子。他们需要有能力而且值得信赖的武士,但另一方面,他们能付得起的酬劳仅是一天三顿白米饭。
他们来到武士聚集区,找到以浪人勘兵卫为首的七名武士。有个镜头很打动我,本来厌倦打斗的勘兵卫不想再去打仗,婉拒了农民。之所以答应是也是这一碗白米饭,有些东西你觉得再寻常不过,却是别人倾其所有。
象征黑泽明理想武士的勘兵卫,帮农民物色其他武士的那几场戏都非常精彩,将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这部电影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主角非常多,在对抗山贼的时候,同时穿插着爱情线,让3个半小时的故事一点都不觉得漫长。
一直以来,日本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天皇最高,但无实权;天皇和皇族以下将全体人民分为:武士、农民、手工者和商人,各身份阶层之间不可以通婚和收养。
武士又分为上士和下士,上士(上级武士)包括将军、大名、旗本、藩士;下士(下级武士)和四民中其他三个阶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浪人是打过败仗或者没有主人到处流浪的武士。
下士多是没有主人的武士,因此也就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只属于平民当中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多数会定居在特定的区域教人技艺,或到处流量并找寻有酬劳的工作,也有一些会投靠一些将军或大名。
由于阶层的对立,日本武士精神讲究的是效忠所在团体,而不是所谓的国家集体利益。日本战国动荡之时,武士经常会帮助所在团体发动战争,对农民所在村庄进行烧杀抢掠。因此不难能理解农民对武士又敬又怕又恨的复杂心态,这敬不是尊敬,而是一种敬而远之的疏离。
因此,这些农民虽然口口声声喊着“武士大人”,求这些武士庇护,但家家大门紧锁,怕与武士有所瓜葛,怕武士会玷污自己的女儿。他们怕武士但另一方面,一旦有落难武士,他们又会好不手软的得而诛之并将武士的铠甲武器占为己有。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电影将那个年代农民的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虚伪势力等让人不齿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不批判,不评断,只是鲜活的呈现出来,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谁让他们变成这样的?正是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的武士们。
电影两条线,一条是以勘兵卫为首的武士组织村民进行防御与山贼对抗;另一条线是年轻武士四郎与村女志乃以及村民利吉与他媳妇的爱情。严格的阶层划分,出生时什么身份就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身份。所以志乃才说多希望能出生在武士家族,至始至终他们不敢言及嫁娶。
下半场的打斗酣畅淋漓,即使60多年前,黑泽明对电影镜头中风雨的拿捏,以及背景音乐的配合已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电影的结尾虽有些伤感却也许是最好,这场战争一开始就像勘兵卫所说,对他们来说是场无益甚至可能会送命的战争,谁都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