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7年的春分哦,这是二十节气里面让人非常非常喜爱的节气,因为万物复苏了,但是很多网友表示,我是吃货,在春分我们应该吃什么呢?哈哈,其实要吃的还是蛮多的,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春笋
春分 ▊ 3/20
所谓“雨后春笋”,雨水之后,就开始了春笋的最佳赏味期。因为春笋长得快,所以只能作时令菜,一期一会,过期不候。
《诗经·大雅·韩奕》有:“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李渔《闲情偶寄》中蔬食第一篇也是笋:“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
梁实秋的《笋》中这样描述:“春笋不但细嫩清脆,而且样子也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曰春笋。‘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
莴苣
苣兮蔬之常 ▊ 上市登盘四月时
春天的餐桌上常有一道莴苣菜蘸甜面酱,是一道清火的菜。
莴苣,菊科莴苣属,隋唐时引入我国。《本草纲目》中载:莴苣又称莴菜、千金菜,有白者、紫者两种。紫者入烧炼药用。白莴苣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以莴苣菜煎酒服,可治乳汁不通。
芦蒿
芦蒿满地芦芽短 ▊ 蒿,从艸高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草木物候,四时不爽。冬去春来,小说《大淖记事》中写:“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蒌蒿就是芦蒿,江南人熟悉的名字,北方人常吃的蒿子杆、茼蒿,冬天涮火锅清爽得很,两者都是菊科蒿属。《说文解字》中说“蒿,从艸高聲”,所以蒿最早的释义是高的草,泛指能长出地面一段距离的野草,故而有芦蒿、艾蒿、蓬蒿、茵陈蒿、青蒿、白蒿、牡蒿、臭蒿、藜蒿等多种带“蒿”字的植物。
芦蒿清香,有菊之甘,过去因被宫廷御用,所以有“皇帝菜”之称。《本草纲目》载:“蒌蒿,味甘,性平,无毒,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生发乌发,疗心虚。《本经》中将其列为上品。”
茭白
水八仙 ▊ 上端青青碧碧,下端象牙一样白
茭白,上端青青碧碧,下端象牙一样白,卖菜人不断往上洒水,显得益发水灵,这时候的茭白嫩脆鲜香,清淡甘凉,是最时令的尖儿货。
茭白食法很多,荤蔬皆可搭配,如凉拌茭白、茭白炒豆瓣(绿白相间)、茭白炒鸡蛋等,南京人喜欢用鸭蛋做茭白(茭儿菜,一种细茭白)氽蛋汤,是金陵春天的时令美食。
香椿
小八珍 ▊ 雨前椿芽嫩无丝,雨后椿芽生木质
雨前椿芽嫩无丝,雨后椿芽生木质。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用香椿作蔬菜食用的国家,因而苏炜在回忆旅美生活的散文《香椿》曾感叹:“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比香椿,更带乡土气息而更显得弥足珍贵的了。”香椿因香气芳烈,被视为蔬菜“小八珍”之一。李渔对香椿推崇备至:“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
汪曾祺在散文《豆腐》里写道:“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梁实秋也喜欢香椿拌豆腐,他在一篇文章里回忆:“我家后院植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椿树,春发嫩芽,绿中微带红色,摘下来用沸水一烫,切成碎末,拌豆腐,有奇香。”
除了香椿拌豆腐,常见的吃法还有炸香椿鱼儿、香椿摊鸡蛋、开水香椿等,并且,还可以作为时令菜码出现在老北京炸酱面里,一首关于制作炸酱面的歌谣唱道:“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豆芽菜,去掉根儿,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心里美,切几批儿,焯豇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辣椒麻油淋一点儿,芥末泼到辣鼻眼儿。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儿。”看得人对纸垂涎。
民间总把枝干硬挺的香椿树比作男儿,“椿萱并茂”中的“椿”指的是父亲,因椿是出了名的长寿树,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以用来寄托对家中男性长辈长寿的美好祝愿。
马齿苋
人苋、马苋 ▊ 杀虫毒,治气痢
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苋菜,因其可以杀虫毒,治气痢,利大小肠。还能清心火,防疔疮痘疹。
取苋菜或者马齿苋嫩尖,洗净,热水焯沥干,切细碎,绞汁和面,菜和馅,加入麻油、瘦肉丁,少入葱姜,盐豉,包作馄饨,煮食。还可以用苋菜汁染的手擀面,色泽微红,煮好的饺子和馄饨一副红彤彤的笑脸样儿。
荠菜
残雪初消荠满园 ▊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写道:“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现在,北京的春天也有荠菜卖了。
《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在野菜中,荠菜的味道可谓最佳,一无腥苦,二无怪味,还有点淡淡清香,这种时令味道与其他食材搭配,真是取春之妙味,去野之口感,素者出味,荤者提鲜。
陆游有诗句“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北朝《齐民要术》中记载荠菜是可以替代莼菜的“芼羹”。郑板桥在题画诗中也感叹“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
豌豆苗
▊ 龙须菜、龙须苗
豌豆苗又称豌豆尖、龙须菜、龙须苗,是豌豆的幼嫩茎叶、嫩梢,在江南很最受欢迎,扬州人在岁首的餐桌上必摆上一盘豌豆苗炒年糕,有岁岁平安之意。
汪曾祺曾写道:豌豆的嫩头,我的家乡叫豌豆头,但将 “豌”字读成“安”。云南叫豌豆尖,四川叫豌豆颠。我的家乡一般都是油盐炒食。云南、四川加在汤面上面。叫做 “飘”或“青”。不要加豌豆苗,叫“免飘”;“多青重红”则是多要豌豆苗和辣椒。吃毛肚火锅,在涮了各种荤料后,浓汤中推进一大盘豌豆颠,美不可言。
插画 / 王文哲 摄影 /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