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必网

不作为惰性有没有让你错失良机?

时间:2018-08-09 作者:coco231

说到惰性这个东西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东西都算得上是非常非常多的人都有这个毛病的吧,其实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了东西真的不好,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说,一个人在职场里面他会因为惰性失去一些什么样的良机呢?

不作为惰性有没有让你错失良机?

小K心情有些沮丧,原因是单位最近推出了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将德才兼备的新晋人员到本部去深造,回来后将有机会在重要岗位去任职。小K是个上进的年轻人,经常会自掏腰包去充电,积累了较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尽职尽责服务于客户,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与同事的尊重。有一次单位照例推荐员工外出学习,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事电话联系了小K,问其有没有意向前往。小K听到后很是激动连忙报名申请,但是正巧自己出差不在单位,需要填写提交的个人材料无法按时完成,万般无奈之下,最终这个名额只能拱手他人。

小K甚觉无奈,更多的是责怪自己平时没有做足准备,导致错失良机。隔了一段时间后,单位新发布培训通知,虽然相对来说此次活动没有前次含金量那么大,但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事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小K,鼓励其毛遂自荐。可是这时候小K并没有表现出兴奋和主动,相反地,居然出乎意料的平静。在他心里,仍旧对那次的事情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本应该获得上次的学习机会,只是天不遂人愿。同事说有总比无好吧?小K没有吭声,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报名。

人们在面对相同的情境或事物,如果没能利用前一次更好的机会,当随后较次的机会出现时候,往往不去选择或利用,这种规避决策的行为叫做不作为惰性。不作为惰性会让人心里有比较而错失一些机会,即使机会是很难得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不作为惰性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错失去降低其对生活工作中带来的消极影响。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客观信息、个人标准信息和社会比较信息。

客观信息是真实存在的,它决定我们在做决策时的大致方向。比如案例中,小K所在单位提供的两次外出培训学习重要程度不同,相比之下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含金量更大,我们肯定会选择前者。倘若因为某些原因我们错过了前者,宁可对后来的机会不做出决定。特别是当这两个机会差异越大越容易产生不作为惰性。

个人标准信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自己制定的一套标准,标准可以评估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做出其价值上面的评估与判断,从而做出决策。通俗的说,有的人秉承“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他们认为只要能抓住机会就行,每个机会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未对自己造成重大的影响。有的人则不然,他们崇尚“选就要选最好的”,因为毕竟选择了也是要付出精神和力气,甚至是金钱,既然要选就应该把握住最重要的,否则宁可不要。

社会比较信息是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比较,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研究表明,当别人获得利益比自己多时,我们会把这种结果定为自我损失,就容易做出规避风险的行为。比如同是一个单位的人员,别人获得了某个在你看来非常重要的机会,自己就会感觉吃亏了,心理上过不去,当有较次点的机会来临时就选择不作为。当别人获得利益与自己一样时,我们更多会根据当时的情境去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因为两人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去做出决定,自己并不会受到别人是否利用了前次机会的消极影响,此时的决定就是个人标准信息在作用了。

不作为惰性会给人带来消极后果,使人错过较好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降低不作为惰性的产生,具体的办法可以包括几下两个方面。

第一,减少上行比较。上行比较是说别人利用了前一次较好的机会,自己感觉到他人比我好,我受到了损失。上行比较会让我们产生“要是…多好”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本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这种心态无疑会增加情绪负担,降低自我形象,干扰到之后的判断。

第二,调节个人标准。个人标准制定太高,对自我的要求就越高,成功的体验也就越难。适当地调整自我预期,减少自我设限,能使我们在做选择时坦然面对相对较次的机会,更清醒、客观地看待并决策,而不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附《不作为惰性的影响机制: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文献导图笔记



不作为惰性有没有让你错失良机?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