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必网

你那么无趣只是因为经历太少吗?

时间:2018-09-08 作者:Fox_Lee

说到有趣无趣这样的事情,很多网友都觉得这样的人还是比较的有特色的,无趣的人他就会一直无趣,有趣的人他就会很有特色的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精彩,那么那些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我们先不论性感,是不是因为经历了太少这样的问题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你那么无趣只是因为经历太少吗?

作为一个不喜心灵鸡汤的人,FOX已经把时不时扎心的任务牢记心间,今儿个就把这个小恶魔牵出来溜溜。

前段时间,有朋友告诉我——

其实我是一个很无趣的人,除了上下班,没什么别的爱好了,晚上回家也就是吃饭洗漱玩玩手机就睡觉,所以工作是我唯一的出口。

其实仔细看,生活中这样的同志并不在少数,喵子就是一例。

喵子工作二十多年,工作能力那绝对没话说,职称评到最高,年年劳模,哪个领导口中都是单位一把手,各项工作亲力亲为,指导徒弟毫不保留。

但,她有的也几乎只有工作,常年如一日的加班,没有其他兴趣爱好,追剧看书或散步喝茶,她都没有。即便不加班,她也会以办公室为家,多年以来晚上9点之前回家的案例,屈指可数。

可以说,这样的人,看起来的确只能以工作为乐。幸运的是,如果刚好全身心地热爱这份工作,那么工作上的成就便代表了人生的快乐指数;若是不幸,只把工作当作谋生的饭碗不得不做时,比起旁人眼中的索然无味,当事人心中,恐怕迷茫更胜一筹。

当这种迷茫长时间占据心房,随着时间的推延,就出现了所谓的中年危机。

但中年危机,根据定义,应该算是这类人群中的杰出案例。

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类35岁-40岁之后的阶段定义为“中年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也就是“中年危机”。要想填补这种真空,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由对外部世界物质刺激的追求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体验。

美国电影《美国丽人》中那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少女躺在玫瑰花瓣中妩媚动人的摇曳生姿,就是讽喻中年危机男人对已有家庭的厌倦下,开始寻猎新鲜少女的故事。

不过大多数人会把这种所谓的危机感,归结于生活的平淡。

诚然,这是一个原因,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会在不经意间把人包裹起来,创意和活力逐渐被生活的大染缸染得无异,自己也区分不出 ,更要命的,曾经的梦想和善良,也在一次一次跌倒又爬起的教训下,再不敢随便摔得头破血流。

人是要有养分维持的,除了太阳提供的积极能量和食物维系的蛋白质与各种元素,精神世界的贫瘠要由什么样的营养滋润呢?

只有输出没有输入,自然会亏空身体。当工作只变成物质交换,用劳力和脑力交换金钱而没有得到主观意义上的满足和提时,有趣便从灵魂里一点一点被抽干榨尽。

当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回到家里,想要把自己放空,甚至没有热切的冲动。随着身体不听指挥地倒入床里,世界颠倒。

你那么无趣只是因为经历太少吗?

大学有一位很喜欢的男老师,教计算机的,他最爱说的口头禅是“我的智商比你们那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了”,是了,以为理工科的奥赛生,顶着实际年纪并不算大的少白头,苦口婆心地劝我们离开上海——“这个地方竞争太激烈了,不适合生活的,你们哪来的回哪去吧。”

但最让FOX铭记他的,是他同样对于电影的热爱。他说——

男孩子不要总是打游戏了,我以前也喜欢打游戏,我那个时候打起来比你们现在厉害多了,但你们现在玩的有什么意思呢,都是拼手速嘛。有时间的话,还是多去看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真的对人的影响很大,帮助你成长和认清世界的。

曾经一度,电影作为党的宣传手段而存在,后来,电影为了纯粹的艺术反映生活而存在,而现在,中国电影似乎更多是为了娱乐而存在。

哪怕不是为给人们提供心灵的震撼,为一时半刻的放松和开怀大笑也是值得的。

FOX以前跟被人解释爱电影的理由,如是说——

人一辈子或许没法选择太多方式去生活,但是当你投入到电影里,你会看到另一种形式的人生,跟着主人工的悲喜上下起伏,去经历一些可能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不是很酷吗?

如果说电影拓宽人的视野的广度,那书籍,则夯实人心灵的宽度。

几十年一轮回的“读书无用”一直萦绕耳边,从来不散。不少人高举“读书无用”的大旗,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等各个维度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我想,或许从一开始,他们的出发点和真正认为“读书有用”的人就不同。

持两种意见的人都有各自的道理,前提不同耳。

从出仕的角度讲,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做人的圆滑和处事的周到,哪怕不通过时间,也需要经验丰富;从经商的角度讲,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关系、如何打造品牌、如何做好市场营销等虽有理论支持,但所有理论皆来自实践提炼,随着人群和社会的不断演化,新的理论和模式均会产生;从职场的角度讲,仅仅工作努力、和同事领导处理好关系都只是表面而已,深层次的东西还真不是读几本书好一蹴而就。

书,蕴含知识,有指导作用,但对维系人现代化的生活,或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读书的人有知识却没文化,或只读功能性著作,或未将作品内在的精神融会贯通,没打通任督二脉,造成人们认为读书无用的假象。

但从长远看来,开卷有益。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功夫不是一两本书、几天时间好实现的,但你如何评测累积的力量?水滴石穿、蚁筑巢穿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少数人愿意去做那个韬光养晦的人。

耐不住寂寞,如何得见繁华?

你那么无趣只是因为经历太少吗?

这个时代很浮躁,戏子靠卖脸来钱快,早将老艺术家们视若珍宝的“文艺圈”搅和成“娱乐圈”;炒房团从纯粹的企业商业行为,转嫁到个人头上,但凡有点能力的,借贷也要挣快钱;文学作品不再严肃,以博眼球和标题党为神作,全程冲击KPI……

不想赚钱的人不是合格的有上进心的人。

不能立刻挣钱的事,没有做的必要。

所以泛娱乐化的电影迎合了这个朝代,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而“看似无用”的书和殃及池鱼的出版业,形势走低很自然。

人们把离自己最近丰富人生的渠道堵死了,在信息过载的世界里,真正接收有用的垃圾,无用的瑰宝却是电光火石一样在弹指一挥间,失踪地没了影儿。

毕竟旅游这种方式,对大多数人比较奢侈;养狗养鱼养花,又不是那么有耐心和责任感;练字书法抚琴,慢而无功;烹饪美食,麻烦又不愿学……

我们默默地堵上了所有的出口,然后抱怨生活黯淡无光,抱怨自己经历不够,生活平淡无趣,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可真正有故事的人又有多少呢?

有谁能亲历一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旷世恋情?

有谁能体验一次穿肠肚烂难以忘怀的生死考验?

有谁能打赢一场激烈异常残忍无道的铁血战争?

有谁能享受一场站在镁光灯前受世界瞩目的盛事?

有谁能经历一次飘在外太空里看向蓝绿地球的旅行?

……

大多数人无非是普通人,关心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聊着街头巷里的邻居八卦,做着平凡无奇的工作,但你能说,这样的人就没故事,这样的人生就无趣?

FOX喜欢的很多大家,不是非要写出规模宏大的作品,格局恢弘到记不清人物名字,而是只写生活小事,但他能从那么小的事里,悟道,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

比如刘墉写小时候门口经过卖臭干子的意趣,比如梁实秋书鼠子晚上推导烛台在门廊上磨牙的无奈,比如鲁迅忆幼时同闰土夜光下捉猹的有爱画面,或清朝沈复将恼人的蚊子比作云鹤起舞逗人生笑。

你那么无趣只是因为经历太少吗?

名家,之所以是名家,便是以小看大,以大看小。在他们眼中,悲苦均为人生一味,如苏轼旷然,如杨绛放达。

若人当真有如此质素,什么样的生活不能过成诗?

那时候的大才,人们发自内心地钦佩,因其不仅胜在才华,更胜文人风骨气质和道德情操。彼时的文人,可以弃笔从戎,也可以弃医从文,因为人们相信文字的力量,更因为人们心底强烈的价值观和信仰驱使。

文人写的普通百姓,一样满足而快乐,吃穿不如现在,但精神世界却更平和,这一点上却没人想过为什么。

可能有趣的门槛更低吧,任何事物都可引起人的好奇和兴趣,一只蝴蝶翩翩起舞,一只野兔从石头后面跳过……现在却不行了,人与人看似线上线上亲密无间,但距离却前所未有地遥远,而除了人之外,也很难再有什么触动心灵,麻木不仁。

所以你那么无趣,真的只是因为经历不够吗?

试图通过旅行寻找人生的意义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在路上能帮助自己更清醒,但能一直在路上么?不在路上的时候又要如何调节自己?有什么别的方式像精神鸦片一样源源不断驱动人生吗?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