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必网

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时间:2018-10-21 作者:lekli

最近关于孩子玩《王者荣耀》的事情很多网友都觉得这样的事情还真的是有点麻烦啊,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命了,所以很多网友觉得这个《王者荣耀》要管理,那么到底怎么个管理方法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说怎么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这是一篇模仿《幸福的勇气》一书的对话体写出来的虚构文章。

一、孩子为什么沉迷于《王者荣耀》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今天,我的来访者是一对父母。

我: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的吗?

母:我们今天来咨询,不是因为我们夫妻两人有问题,我们感情一直挺好的,而是因为我们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沉迷于玩《王者荣耀》,无论我们怎么教育他,都没有用,只能来这里求助专家了。

父:是啊,如果你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办,那就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我:可以先说说你们的儿子目前玩《王者荣耀》的状态吗?例如一天要玩多长时间之类的。

母:他一般早上起来,要先玩半个小时左右,看着时间不够了,才在我的催促下去上学。到了学校,也会偷偷地玩,学校老师已经没收了他的手机三次了。下文回到家后,由于我们两人还没下班回家,他会一直玩一个半小时左右。然后吃饭。吃完饭接着玩,玩到晚上九点钟上床睡觉。有时候,上床睡觉了,还会在被窝里偷偷玩。

父:我有一次看他吃饭的时候还在拿手机玩,我生起气来直接把手机抢过来,扔到马桶里面。他还因此整整一个星期不理我,直到我给他买了新手机。

我:照你们这么说,你们的儿子,平均每天至少玩四个小时的《王者荣耀》,如果禁止他玩,他就会反抗,而玩游戏,又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学习。你们希望的是,从我这里获取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让你们的儿子少玩或者不玩《王者荣耀》,是这样的吗?

母、父:对,我们就是想知道,怎么才能让我们儿子不玩《王者荣耀》。

我:那么,我还想知道,你们对《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了解有多少呢?

父:我听他说,一开始,是班里的同学介绍他玩的。我在家里见到他玩了,我也有下载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感觉挺乱七八糟的吧,荆轲居然是个女的,鲁班居然是个机器人。我是有点无法接受。心想他是小孩子,应该也会像以前一样,玩没多久就腻了,不玩了。

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母:是啊,没想到他这一玩就是大半年没停过。还时不时叫我给他充钱买英雄和皮肤。

我:我在网上看到的是,传统电竞游戏的主力人群为21-30岁,而《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主力人群却推前到了11-20岁(53%)。也就是说,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真的不在少数。我们想要知道如何让一个人少玩或者不玩一款游戏,首先就有必要分析,这个人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喜欢甚至是痴迷于《王者荣耀》这款手游的。来,你们两个先说说,你们的儿子怎么就那么喜欢玩这款游戏,原因是什么?

母:那还不简单,班里的同学,他认识的小伙伴都在玩,如果他不玩,那他就成了另类了。

父:我觉得,这款游戏的公平性做得还是可以的,就是说,对于他这个小学生来说,操作难度也不大,大家都站在差不多的起点上。

我:你们说到了其中的两个原因,首先是它具有较强的社交功能。身边的人都玩,我也得玩。不然,就容易被身边的人孤立或排挤。还有就是它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小学生和成人玩,差别不大。更重要的是,

它容易让人获得“心流体验”。我在文章《王者荣耀不是“农药”》中有提及:清晰无障碍的目标、内在奖励感、及时反馈结果、平衡的技能水平和挑战是获得“心流体验”的四个前提。什么是“心流体验”呢?就是一个人将他的精神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中所获得的高度兴奋和充实感。玩一局《王者荣耀》,二十分钟左右,就能获得一次“心流体验”,这是低成本高回报。

母、父:难怪那么多孩子沉迷于这个游戏。

二、问题行为的根源是什么?

我:我们知道了原因,就可以分析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知道了心理需求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满足他的这些心理需求,那么,孩子也就不再需要沉迷于玩《王者荣耀》了。那么,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根源于“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而这又可以分解为两点:1、“人人都是我的伙伴”;2、“我有能力”。

母: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呢?

我:《幸福的勇气》一书中有给出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尊重”。

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日]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著

父:尊重?

我:对,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这是另一位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弗洛姆还补充: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母:听不懂。

我:意思就是说,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并且,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

母、父:就没有简单直接一点的方法吗?

三、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我:我之前有和朋友讨论过让人不玩《王者荣耀》的心理学方法,不少人会提及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就是让《王者荣耀》和能让这个人感到厌恶的东西建立起联系,这样他一玩《王者荣耀》,他就会想起那样让他恶心难受的东西,于是不玩。在我看来,这不算是好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把这个人当成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去看待。就算这种问题行为不再出现,还会有别的问题行为出现。我也有听说,有的老师以《王者荣耀》为内容出了好多难题让学生,让学生做到恶心。这其实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父:我都已经把他的手机扔进马桶里了,他还是想玩《王者荣耀》,这样的孩子,还要我尊重他吗?

我:我想,在孩子看来,扔了他的手机,应该不算是一种尊重他的行为。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关心他的兴趣。他的兴趣既然是玩《王者荣耀》,你就去关心他的这一兴趣。

父:你是说陪他一起玩?这怎么可能?!

我:你确实可以选择陪他一起玩。这是你在向他展示你对他的尊重,而他也会从你身上学到,应该如何尊重你。如果他能从你身上学会如何尊重你,那么,你猜,他还会每天玩至少四个小时的《王者荣耀》吗?

父:这……

我:我还想提醒的是,在孩子下午放学回家一直到吃晚饭的这段时间,大人们在哪里?会不会是因为孩子一直缺乏大人们的陪伴,所以他其实并不清楚,他沉迷于玩《王者荣耀》,其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母:他不可能不知道啊,老师和我们都已经批评过他好几次了。

我:好,假设说,孩子是明知故犯,他知道玩了会被你们批评,为何还要玩呢?

父:我们就是不知道才会来找你咨询的呀。

我:“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这句话你们能够理解吗?也就是说,让你们批评他,其实是孩子所期望的事情啊。

母: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

我:父母所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假如有做出决定时所需要的知识或经验,也一并提供给他们。这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她的小孩才一岁多,从不到一岁时就开始自己吃饭。有一次,他一边吃饭,一边把红豆吐在地上,还觉得这样很好玩。我的这个朋友作为妈妈第一时间制止了他的该行为。小孩哇一声就哭了,苦得特别伤心。然后妈妈就说,你可以难受,可以哭,不过红豆应该吐在餐桌上,你自己可以停下来不哭的。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又很投入地哭了十五秒不到,突然自己喊了一声“停”,破涕为笑。总而言之,就是让孩子学到“自己的人生由自己选择也由自己负责”的道理。

父: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和孩子谈谈。让他知道,在校读书的时候,应该专心学习,课后才能有空余的时间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也会从旁帮助他。

我:妈妈呢?

母:我们还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陪伴他,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在那对着手机。

我:我本来可以直接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和班主任“合谋”,分化孩子的小伙伴,去除游戏的社交性;故意和孩子一起“开黑”,却玩得不好,去除游戏的公平性;让家里的网络信号变得不稳定,让孩子无非获得“心流体验”……但我想,你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应该才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好方法。

母、父:谢谢,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

网站模版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