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有时候你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其实只是你站歪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我良好感觉害了我们,原本是想给别人传递一种好的信息,却无意间变成了被需要的感觉。可能这就是说的两个人不交心吧,你说的什么他不懂你的意思,你也不懂她的意思。思想上的障碍才是最恐怖的。表达的方式有千千万,能理解你的人可能只是个位数。
导语:表达,是「需要」的传输,但往往我们送达到对方那里的并不总是「被需要」。我们想给对方「惊喜」,但实际也许是给了个「惊吓」。
换个角度可能就好了
上次说了关于情绪的话题,很多朋友跟我说情绪调整不算痛,更大的痛点在于不会表达。这并不是我听到的小样本烦恼,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遇到如此困境。
在我看来,表达分两种。一种是叙述类表达,一种是需要类表达。
前者更多体现的是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看到某个人讲话磕巴,说话没有逻辑,缺乏重点等等,这些都是针对「内容」的表达,有具体的场景。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说清楚、说完整,让对方接受到我们的信息就好。
这里的困难,需要解决的不是表达,而是思维能力。说不明白是因为没想明白,想不明白是思考能力不强。
所以,在思考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看完多本“10天教会你如何成为说话高手”,“30种必备沟通技能”的畅销书,或许对你依然毫无帮助。
后一种,也是我今天主要谈的需要类表达,是一种更难更深层的表达,是依托于情景的感情表达。
我们往往想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感受下的「需要」,而不是客观事实。
比如:恋爱关系中的男生,不太明白自己因为不及时回信息这种小事,女朋友就会很生气,甚至还会被上升到爱不爱的道德高度。
在女生心里,她「觉得」既然两个人的关系如此重要,对方就应该把她的需要看的也很重要啊。而男生回信息这个动作回应给对方是「被重视」。
女生的生气,想要表达的并不是我对「某事生气」这个事实。而是她想表达的是我想要你重视我的「被爱」需要。
而情绪则是一个需要程度的反映。等于告诉对方说,我把你看得很重。
类似的还有,妈妈做了一大桌菜等孩子回来吃,孩子可能也不饿,在饭桌上直接玩起来。结果妈妈很愤怒,感觉用心良苦,对孩子发火。
明明是想表达「被理解」的需要,结果表达的是「欠债要还」。
无论是表达无力,还是姿势扭曲了,各种症状的共通点在于:
表达呈现出来的和我们的「真实需要」不一致。
这才是我们表达「需要」的困难之处。
在我们想要向另一半、朋友、亲人传递「我们对对方的某种需要」时受阻了。
那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可以更表里如一的去表达呢?
1、
首先,需要能够被充分表达的前提是,承认自己的需要,承认这个需要「需要另一个人来满足」。
承认自己很需要另外一个人,从来就不简单。
因为我们「认为」承认自己需要另外一个人是要承担风险的。
比如:男性可能会觉得这是尊严的侵犯,女性会认为是对自己弱势地位的强化,父母会感到控制力的削弱。
更进一步,当我们把某种需要暴露给对方时,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我们处于一种「缺」的不平衡状态。
这是一种正常的预警信号,如果这个时候,对方能够及时满足我们的需要,那预警解除。下一次我们对风险的害怕就会减弱,于是表达就能愉快的开启流畅通道。
但如果没有,这种「缺」的失衡就会随时间积累变形。要么是向内我们不再会去表达,要么是向外在某一瞬间突然爆发。
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些人会表现的越爱越恨,相杀相爱。
说回来,这种「缺」,本身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如同我们饿了缺食物,冷了缺衣服一样。
但关键点在,满足「缺」这个需求的主体是外界,而不是我们自己。
食物、衣服这些东西我们可以自给自足,但「被理解」、「被包容」、「被爱」这些需要,是我们自身无法满足的。
总不能天天对自己说,我是有人爱的,有人理解的,有人包容的吧。
更准确的说,我们正是通过「需求交互」的方式,来维持人际平衡,来满足社会性的。
所以,只要是存在于社会群体中,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需要」表达,而满足这种需要的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上。
有点像是把自己放在案板上,将刀交给另一个人,对他说,好了,我准备好了,你来。
是这种脆弱的被动感让我们感觉不安全,让我们更倾向于回避,而不会选择「承认」需要。
很多鸡汤文鼓励我们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不要怕。
但事实上,这种虚弱无力的呐喊然并卵。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我们脑袋里某些观念的改变。
2、
我记得以前有个朋友问我说,遇上一个很优秀的女生,自己很喜欢。但心里犹豫要不要追,因为有点害怕,不敢亲近,觉得很难驾驭。
我说,我不知道真实情况是怎样,但为啥明明是卿卿我我的两情相靠,硬是要活生生演成你死我亡的暗战。
驾驭本身,表达的是一种不错代的关系理念。
在以满足「需要」的关系框架下,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共存关系」,而不是利益间的「竞争关系」。
无论两性、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是因互相满足对方的「某种需要」而存在,并且「感受到」爱的。
浙江大学一名心理学博士的观点我很赞同,我引来大家感受下: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安全,我们会用「联结思维」,会看到与他人的联系,发展与他人的情感。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不安,那我们就会使用「排序思维」。我们会热衷于跟他人比较,会陷入追逐优越和控制的游戏,会陷入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会把人当作潜在的竞争对手。
「排序思维」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经常会被应用到一些明明该使用「联结思维」的关系中。比如情侣、家庭或友谊,让身处其中的人既莫名惊诧又痛苦不堪。
也就是说,我们把在职场较量下的「竞争策略」,直接代到了满足「表达需要」中。
竞争是排序思维,有人输就有人赢,有人领先就有人落后。
自卑感和优越感都是排序思维的产物。
所以,最彻底的解决方法是,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用「联结思维」去思考如何表达。
我们和别人都是栖息在同一块生存环境里。
摘除性别、辈分、职业的社会角色标签,和别人联结,不是驾驭的控制,也不是卑微的臣服。
3、
表达本身就只是表达,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在我们表达「需要」时,可以更纯粹些。
尽管听起来有点形而上,但这里的重点是,我们要转换角度把关注点调整到「表达」这件事上,而不是「表达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可能阻抗情绪上。
在个体心理学上有一个解决方案叫课题分离。就是把「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分开。
「表达需要」是自己的事,而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则是别人的事。每个人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只为自己分内的事负责。
举个例子,如果我生病了想要男票送药陪我去医院。
我分内的事就是表达「我需要对方」的需要,我只负责表达清楚。
而至于这种需要本身应不应该,对方会怎么看你,又或是对方会不会很忙,其他不纯粹的内容都是我分外的活儿,由不得我操心。
再或者万一别人拒绝了该怎么办?别人拒绝了那就拒绝了啊。
朋友拒绝了顶多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男票拒绝了最差也是一苦泯恩仇,孩子拒绝了终究还是要叫你妈。
与假想对方的反应相比,获得一个真实的反馈,也要比内心百转千回的独角戏来的踏实。
我一直都认为,无论是表达也好,沟通也罢,在我们表达需要的同时,就是在告诉对方我们被需要。
我们在不同场景同时扮演着需要和被需要的双重角色。也正是这种「彼此需要」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孤岛。
「说」真的很重要,但「做」或许更重要。不是都说人生如戏么,最后还是要好好的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