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自己身上没有完成的梦希望能由自己的孩子来完成,有的人说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其实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就能证明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是竟可能的给子女们提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35岁的辣妹,独自走遍世界上五个大洲,4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她说“有的人二十岁就死了,只是七十岁才埋葬。而我,不愿将生命如此草率地交托出去。”
看到这里,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01
我曾如此的害怕。
我害怕有工作,每天坐上最后一班地铁,看不到早晨升起的太阳。
我害怕没有工作,天天伸手向老公要钱的家庭主妇。
我害怕像个老妈子的黄脸婆,每天为柴米油盐折腰。
我害怕孩子看穿我空洞的灵魂,妈妈怎么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我的妈妈是个大笨蛋!
我害怕我的生活一潭死水,除了上班,下班,孩子围着转,一眼望到尽头。
这次因为意外怀孕,公司又新装修,很重的油漆味,搬到新办公室第一天,当晚回来大吐,于是在网上搜新装修对胎儿的影响,什么畸形病白血病……当场就吓尿了。
再三思考,向公司申请请假一段时间。
那个晚上,我失眠了。
这请假的日子,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不能让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于是我写了一些计划清单 。
❶书单,把一些没看完的书继续看完,把需要重读的再好好精读。
❷写作单。无论好丑,每天必须写一篇。
❸陪孩子读弟子规。三字经。
写完这些,内心安宁很多。
我若不强大,我的孩子何以强大。
我若没有修养,我的孩子何以有教养。
我若甘于平庸,我的孩子何以出类拔萃。
我若懒惰,我的孩子何以优秀。
02
范雨素,44岁,底层工作,初中毕业,结婚五六年经受了男人的酗酒和家暴,她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自己打工过活。我被范雨素那句朴素的话打动了。她说:“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说实话,如果让我孤身带着两个孩子,独自抚养,独自闯荡,何止是亚历山大。
但她,无论生活多么艰难,40几年从未被重担压垮,深深透露出坚强、自爱、奋斗等难能可贵的个人品格。
北青报问她:“您说您会去拥抱乞丐,而您的大女儿下班也会双手将果汁拿给流浪的老奶奶,为什么这么做?女儿也受到你的影响?”
范雨素:“对,给别人点尊严,别人对我做不到,我尽量对别人做到。我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尽量给我的孩子做好榜样。”
从她身上,反思到自己还是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
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作为父母,暴躁的父母,必有一个暴躁的儿子,自私的母亲,必有一个自私的女儿。
03
今天下午四点多,去幼儿园接孩子,好多小朋友一窝蜂跑到游乐场去玩,一个小男孩走得比较快,把前面那个小姑娘轻轻推倒地上,哇哇大哭。
这时一个染着金色头发的妈咪走过来,恶狠狠地指着他说:
“你眼睛长哪里去了,你妈妈没教你吗?”
这个小男孩吓的连连退后几步,他的奶奶走过来了,诚诚恳恳道歉。
这时,她才蹲下去叫心肝宝贝啊,别哭别哭……
等她女儿停止哭泣的时候,和好几个宝妈坐在石凳下,把头发撩了撩,刚刚张牙舞爪的脸,立马变得小绵羊一样,和那群妈咪聊得火热。
孩子不肯定回家,我只好坐在石凳上等他, 她们的聊天,大概归为这几类。
“婆媳,婆婆是个懒人,自私的老太太,多么的恶心。哎呀,累死我了。老公,不会赚钱,不够体贴。身材胖瘦。又胖了。探讨什么时候去买衣服,做什么发型好。最近在追什么电视剧。”
基本就这些。
似乎她们就是全世界最悲苦最伟大的人。
打着贤妻良母的旗号,为孩子,为到这个家庭,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04
2015年7月,董卿结束访问学者的身份从美国回到央视,复出的她多了一个身份 —— 母亲。有时为了工作,最长两周见不到孩子,在工作与情感中陷入了两难。好朋友告诉她:“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董卿想得很通透,孩子也成了她新的动力。
她说,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侯,对我有爱、有尊敬。
今天,重点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
更加坚信,聪明的妈妈,一定不是打着孩子的旗号,自己不求上进,做一个满腹牢骚的怨妇。也不是孩子绑架自己,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就像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