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网友来说,现在对于学诗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的不太喜欢了,也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去学习,但是也有个别的爱好者也是一直在坚持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呆香菱”学诗的古风美文,送给那些还在学诗词的你们,也喜欢对你们有所帮助!
不知有多少朋友是因为《红楼梦》而喜欢上诗词的呢?反正小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涉及到非常多的诗词曲赋,读来令人“口齿噙香”。曹公不仅在书中引用、创作了许多诗词,甚至还借黛玉、香菱之口教读者“如何去写诗”。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曹公就详细记述了香菱向黛玉学诗的过程。
自香菱住进大观园后,因为羡慕姊妹们经常雅集作诗,也想加入其中,遂央求黛玉教她写诗。
黛玉欣然答应,首先给香菱介绍了律诗的基本结构——起、承、转、合,分别对应了律诗的首、颔、颈、尾四联。当中承、转的颔联和颈联是两副对子,必须对仗。
之后又说写诗最重要的是立意,词句究竟还是末事。“若是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然后香菱就说自己喜欢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真切有趣的诗句,结果却被黛玉狠批了一顿:“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之后黛玉又给香菱罗列了一个“诗单”,教她应该读哪些诗:“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认为初学者应该先读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和李白的七言绝句,这可谓是非常雅正的路子了。
在清代诗词启蒙教材《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作品最多的前三位作者正是杜甫、王维和李白,可见他们的诗作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特别是摩诘的五律、少陵的七律和青莲的七绝,其成就之高是历代公认的,对于初学者树立雅正的诗词观有很大帮助。
初学者应熟读这三人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去读陶渊明、应玚、刘桢、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后面这七人的诗大多为古风,入门者不宜先读,等基础扎实了,再读他们的作品寻求突破比较合适。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归园田居 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别诗 其一
汉·应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赠从弟诗 其二
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登池上楼
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咏怀 其一
魏·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昭君辞应诏
南北朝·庾信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拟行路难 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且说香菱听了黛玉的话,拿了诗回到蘅芜院中,诸事不管,挑灯苦读,宝钗连催她几次都不去睡,真可谓“学诗入魔”了。
曹公常在回目中用一个字准确评价某人,例如“时宝钗”(另有“识宝钗”、“贤宝钗”等版本)、“痴颦儿”、“憨湘云”、“敏探春”、“贤袭人”、“俏平儿”、“勇晴雯”、“慧紫鹃”等等,而评价香菱则用了一个“呆”字。
从她学诗“走火入魔”的行为来看,“呆香菱”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了。
经过数日的苦读,香菱果然颇有领略:“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馀’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诗感”了吧?宝玉笑道:“‘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接着黛玉便让香菱试着写诗,题目为咏月,限“十四寒”韵。香菱回来后,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于作了一首出来: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香菱听了默默回来,连房也不回了,只在池边树下坐着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地,来往的人都诧异。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言,都远远的瞧着她笑。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是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天,做了一首又不好,自然这会子另做呢。”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听了,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一脸无奈,垂头不语……)
让我们看看香菱苦思而得的第二首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也罢了,原是‘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香菱自为这首诗妙绝,听如此说,自己又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
这日晚间,香菱出神苦思至五更,甚至在梦中都在说:“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吗?”宝钗叹道:“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弄出病来呢!”让我们看看香菱在梦中作出的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栾?
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
怎么样,看完了香菱学诗记,你是否也略有所得呢?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信哉斯言也!只要像香菱那样痴迷努力,又何愁学不好诗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