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又得说起一个孩子了,那就是武亦姝这个小妹妹了,这个妹子真的是有才有颜,不得不承认腻害的不要不要的,特别是她身上的那种古风力量,让人觉得很美,很有内涵,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复古女人美的分量,在于她们的形象有自己一贯而鲜明的风格!
2017年伊始,全国各地的父老乡亲们就被一个叫武亦姝的小姑娘圈粉了。长发、样貌古典、更是满腹经纶。网友们纷纷表示,她满足了吃瓜群众对古代才女的一切幻想。
与她携手火遍朋友圈的,还有主持人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有《朗读者》。节目上随口而出的诗歌,让人们对央视一姐更添了几分敬意。
另外,新一季的《奇葩说》也开张了。被广大戏迷所钟爱的瑜老板来了,用“惊提、怒沉、喜展眉”给大众上了一堂生动、接地气儿的京剧普及课,得到了一致的鼓掌好评。
从人们对武亦姝、董卿、王佩瑜的喜爱与热捧之中,足以看出以传统文化压身的复古型女人魅力有多大。
她们是真的美啊,而且美得一点也不浮夸。
和那些只会自拍、装腔作势的潮流明星们相比,她们实在是美得太有分量了。
所以我好奇,她们美的分量究竟体现在哪里?如何才能将她们的美说清、道明?
我想,应是如下几方面:
-1-
复古女人美的分量,在于她们的形象有自己一贯而鲜明的风格。
这个时代是不乏潮流的,更是推崇标新立异的。于是就有很多人在潮流中习惯了跟风,习惯了盲从。
可是你去细看这些复古的女人们,她们的形象却鲜少发生过重大的改变。王佩瑜,一直是俊俏的短发、中性的衬衫、中式的长衫;而武亦姝,则始终长发翩翩、一袭长裙。
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形象,就会如何认知自己。
那些盲从于潮流,或者不停变换风格,今天穿碎花长裙,明天则身披夹克的人们,多半是尚未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style。而她们往往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甚至连最基本的认知或许也不准确。
与之相反,那些保持自己一贯形象风格的人们,一定是已经找寻到了钟爱的目标。所以,形象和气质会自然而然地向其统一、靠拢。
唱坤生的王佩瑜,在台上女扮男装,台下一样是雌雄莫辨。加之常年受京剧的熏染,自然对中式的着装情有独钟。
人外在的形象,从来都是内在气质的衍伸。
-2-
复古女人美的分量,在于她们深谙古典文化,腹有内涵才会美于风骨。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当遇到父亲是盲人的选手时,董卿即刻送上了博尔赫斯的名作:“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而当看到父女情深的时候,她又有感而发,献上了一首叶赛宁的《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总决赛上,董卿是这样为《中国诗词大会》做结语的:“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
她恰如其分,而又引经据典的主持,引得无数观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就连选手都当面称赞她是“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的美人。
-3-
复古女人美的分量,在于她们的内心都有一幅老灵魂。
幼时的王佩瑜曾被誉为京剧界的神童,年仅十几岁,就曾顶替生病的梅葆玥大师上台。一个晚生的演出,竟然可以得到谭元寿这等大师前辈的献花,梅葆玖更是称赞她为当代女老生第一人。
就这样,王佩瑜顶着“小冬皇”的名号,年纪轻轻却已在这个讲究沉淀和分量的老行当里扎稳了脚跟。
当问及她的成长历程时,王佩瑜坦诚自己时常会觉得有一种同龄人无法体会的孤独。从小学戏的她,虽是生于现代,身上却沾染了厚重的年代感。那种年代感,往往是少不经事的小孩儿无法感知的。
年轻人多是浮躁的,但她能看到自己的急,并且肯用燃香、写毛笔字等方式让自己静下来,便是难得的沉稳。
年轻人都推崇创新,不愿守旧。可王佩瑜却曾宣称不唱新戏,反倒独爱传统骨子老戏。
她在博客上介绍自己是:“唱老生的女生。乐观的悲观者,激越的冷静份子。温和改革,积极保守。亦老亦幼,亦雅亦俗。”
这样的矛盾与辩证,清晰与冷静,足见她对艺术、对生活保有何等敏锐的洞察力。
我想,年少老成或许是她们的美中最有分量的一面。它让她们的美有了厚度,和她们所钟爱的古典文化一样,余韵悠长。
诗词、京剧皆是我们传统古典文化的根基与灵魂,就像董卿所说,我们哪一个人不曾背过“床前明月光”?
所以,自小耳濡目染的熏陶,造就了我们独特的审美。
那就是,我们其实都钟意这同一款,复古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