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必网

纯属扯淡之王志明和他的1983

时间:2018-09-07 作者:差点儿沸腾

说到王志明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个人还是很有历史的气息的,但是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又或者说这个人厉害在哪里?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关于这个人故事吧,很有趣味哦!

纯属扯淡之王志明和他的1983

王志明家跟我家住前后排,父母也在同一个单位。那会儿塘沽的楼房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平房,而且平房也是以单位为区域,一排排兵营似的平房组成一个个独立的大院儿。大院里的孩子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亲情,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一个个小社会。王志明比我大八岁,属虎的,在我们这圈儿孩子里算是大的了,我们都喊他志明哥。我们都是子弟学校毕业的,相信现在没几个孩子弄得懂什么是子弟学校,子弟学校是我们学生时代的一大特色,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单位自行建立的学校,方便职工子女就学。不同的是,我上初中那会儿,王志明已经是厂里的工人了,当然,也是我们父母所在的工厂。所以,在大院里,往往都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

王志明是那种文文气气的孩子,腼腆,跟熟人说话脸都红,一天到晚捧着书看,不招灾,不惹祸,用老师的话讲,品学兼优。不像我们,天生一伙儿蔫土匪。开校会,但凡介绍学习经验的事儿,基本上都让王志明给包了,一本正经地坐在台上现身说法。在老师和大人们眼里,王志明是绝对的好孩子,而且是将来有大出息的那种。我们却从来不这么认为,尤其跟他同龄的男孩子,都管他叫“二娘们儿”。这儿我得多费点笔墨解释一下,那个年代所说的“二娘们儿”跟现在流行的“娘炮儿”不是一个概念,我们那会儿,但凡听话爱学且成绩优异备受老师青睐同时要求我们瞩目的,在我们这些疯淘傻闹、招灾惹祸、“动物凶猛”的孩子眼里就是另类,根本不算爷们儿,凡是老师推崇的我们就反对,凡是老师反对的我们就推崇。于是类似王志明这样的孩子,便被我们非常不屑地以“二娘们儿”谓之。其实,这样的称谓暗含了许多青春期叛逆的因素,跟现在那种温柔婉约神形兼备准女性的“娘炮儿”根本不是一个层面表述的范畴。

假如说我们的子弟学校是块萝卜地,老师和家长们都认准了王志明肯定是这萝卜地里长出来的人参。按他们的预期,王志明高中毕业一定能考上大学,成为子弟学校和单位大院儿的骄傲。那会儿还没有普及高等教育这么一说,大学就是象牙塔,大学生就是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毕业后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人才。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直接失业,假如中间有点儿过渡的话,也就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一脑袋大包再失业。结果,萝卜地终归还是出产萝卜,王志明最终以五分之差高考落第,没能为殷切期望的老师和家长在大学里争得一席之地。当然,我这么说,丝毫没有贬低萝卜的意思,萝卜有什么不好,《本草纲目》都有记载: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有益无损。俗话说: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况且,我自己不也一直是子弟学校这块萝卜地里的萝卜嘛。

再后来,王志明跟绝大多数子弟学校的孩子一样,分配回父母的单位参加工作,到汽车队当了一名车大夫——修理工。按说再往后,故事发展的走势也应该跟绝大多数子弟学校的孩子一样,随波逐流,波澜不惊,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但是,1983年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王志明的人生走向。

人们嘴里传说中的1983年,简直就是一个多事之秋:有人说,这一年,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儿女跟新婚丈夫去古城南阳游玩,被当地几个地痞流氓骚扰,女婿被流氓当场打死。也有人说,这一年,河北唐山出了一个“菜刀队”,一伙儿流氓杀人放火明抢明夺,连去北戴河避暑办公的邓小平的车队都敢拦。还有人说,这一年,呼伦贝尔的牙克石,一伙儿十七八的熊孩子抢了枪械,滥杀无辜血流成河。还有什么卓长仁劫机去了南朝鲜,东北“二王”杀人越货流窜作案等等,总之,1983年的中国很乱很危险。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听了公安部长刘复之综合各地的治安情况的汇报后,气得当场摔碎了一个杯子,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成。”老人家下了决心要打一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战役,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著名的“严打”。

纯属扯淡之王志明和他的1983

这次中央动了真格的,先拿高干子弟开刀,什么胡晓阳、陈晓蒙这样的上海衙内,连朱德委员长的孙子朱国华都以流氓罪在天津给毙了。中央下了命令,地方肯定是坚决贯彻,而且执行起来绝无死角。一时间风声鹤唳,警笛长鸣,全国从上至下,公安机关向一切流氓犯罪分子举起了正义的矛,一切从严从快:工厂街道城市乡村,但凡有组织机制的地方都分配了打击犯罪分子的具体指标。农村咱不了解情况,工厂听说是按职工比例分配犯罪分子指标,单位规模大人数多的,抓捕流氓犯罪人员的指标就多,单位人数少的,再少也得按百分之一的指标摊派,不给指标不可能。就有那种人太少,又都老实听话的单位,咋办,实在找不着,就把那在厕所墙上写些流氓脏话的,画些流氓插图的抓了交到派出所去,让人家公安部门看着定罪。我父母他们单位差不多一千人,算是个大厂了,而且青年职工的比例比较大,听说给定了5%的抓捕指标。也就是说,得从这一千多人里,选出五六十个流氓分子来。一夜之间,单位保卫科的干部牛逼得就跟手里握着生杀大权似的,那叫一个趾高气昂:焊工车间一个倒霉蛋儿,趁人不备把干活剩下的一包电焊条拿回家去,你说你拿那玩意儿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面条下锅里。你猜怎么着,也就七八块钱的东西,判了六年。钳工车间一小青年跟人打架,急眼了,拿板子朝对方脑袋上敲了一家伙,缝了六七针,结果流氓杀人罪判了15年,吊销户口,直接发配大西北。我们大院儿一青年,隔着马路朝一个穿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吹了声流氓口哨,正好身边站着一便衣警察,立马拿下,判了个远距离流氓调戏罪。那时候最著名的流氓案件要数西安那个“马燕秦流氓团伙案”了:西安有个叫马燕秦的中年妇女,生性风流,喜欢跳舞,没事儿就找些男女青年在家里组织个家庭舞会什么的,而且还和一些男的有更亲密的关系。83年“严打”一开始,以她为线索,噼里啪啦抓进去300多号人。最后毙了仨,还有仨死缓、四个无期。当时都成了轰动三秦的大案,《山西日报》整版报道。在83年“严打”的时候,安徽蚌埠有个叫李和的小青年,跟一个女的发生性关系,当初说好了给钱的,等完事儿了,这小子变卦了,舍不得掏钱,占了便宜就跑。结果女方一急眼,不管不顾地到派出所告了他个强奸 ,被判了5年。这小子不服,上诉,正赶上了第二批严打,数字不够,改判死刑,给毙了。还有一个姓王的,是北京一个大学的女学生,因为跟十多个男的发生所谓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以流氓罪被判处死刑。面对判决,这女的说,性自由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的这种行为现在看来可能是超前的,但20年后人们就不会这样看了。咱不得不佩服她预言的准确,现在看来,她简直有点性自由的殉道者的味道。那时候公安的办案效率可能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不像现在,杀了人,跑了十六七年,一不留神自投了罗网,警察还敢冲着镜头大言不惭地说:这十六七年来,我们一直全力以赴地在侦办,从未放弃过对案犯的抓捕工作。然后,还要煞有介事的说上那句常谈的老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当人民群众都傻啊?

不举案例了,咱还是说王志明怎么回事吧。

上高中那会儿,王志明跟张娜一个班,俩人就挺有感觉的。张娜总往王志明家跑,今儿问道数学题啦明儿问个化学公式啊,反正就是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往一块儿凑乎,家长们看不出来,我们都懂。我记得二秃子他哥还挺吃醋的,那会儿他也追张娜,还在半道儿拦住王志明吓唬过他呢。后来,俩人都没考上大学,都招工进了单位。不同的是,张娜他爸张胖子是厂工会主席,那会的领导干部还没有贪污腐败这么一说,国家都穷得叮当响,哪儿贪去。但是,领导干部手里的权力能给亲戚子女换来好工作,这一点老百姓没法比。张娜就在他爸的一手安排下,分配到材料科当了材料员,那可是个坐科室的工作,风不吹雨不淋的,跟干部也差不多。所以说,甭管什么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优越性都能体现出来,要么这么些年了,有谁打心眼儿里彻底放弃过走仕途的念头。

一来二去的张家爹妈就看出了些苗头,其实也许早就看出来了,但大伙都说王志明是块上大学的料,张主席也就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万一王志明真的考上了大学,进入国家干部序列,这桩婚姻还是可以考虑和接受的。计划经济那会儿,大学生都是国家干部。也怪王志明自己不争气,使了半天劲,离国家干部就差5分了,结果还是倒在了工人队伍当中,那张主席肯定不同意了,门不当户不对,货卖帝王家,我闺女的归宿起码也得是个干部家属,怎么可能成你修理工的老婆,于是就态度坚决地反对两个年轻人交往,为这事儿还以领导的身份正式地找王志明他爸谈了话,让他管住自己的儿子。爱情来了挡不住,你张胖子自己也曾年轻过,这个道理你不懂?俩年轻人根本没把爹妈的警告当回事儿,也根本没把门当户对放眼里,该见面见面,该轧马路轧马路,完全一副爱情导航的样子。这下可激怒了工会主席张胖子,看样子不让王志明吃点苦头这小子是不会死心的,于是就跟保卫科的做了交代。那会儿时间已经来到了一九八三年九月,正是“严打”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保卫科正为完不成指标头疼呢,没想到工会主席亲自提供候选人。那还用说,办!结果没跟踪几天,俩人就被保卫科的抓了现行,据说是王志明和张娜开始只是正手拉手在河边溜达,保卫科的躲在不远处没法下手,后来,俩人聊着聊着就有点小激动,王志明的手就不大老实了,一会儿放张娜的肩上,一会儿搂着张娜的后腰,保卫科的凭经验判断,王志明看样就要采取流氓行动了,马上就可以抓到流氓现行了,都很激动,目不转睛地紧紧盯住王志明的一举一动,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果然,走着走着,王志明停了下来,一把将张娜搂进了怀里。女孩儿肯定都害羞呀,就算是满心愿意也得假装皱吧皱吧,总不能人家一抱就赶紧贴上去,说,我都等了半天了。所以,张娜就算作秀也要假装挣扎一下吧,嘴里可能还小声嘀咕:别这样别这样,叫人家看见了多不好啊。也许还说,快撒开,再不撒开我就喊人啦!其实都属于打情骂俏的范围,根本不算是违背妇女的意志。但是,这就给了人家保卫干部们实施抓捕的证据跟条件,没等王志明把嘴凑到张娜的嘴上,就被保卫科干部的几张充满正义的大脸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前面:住口!臭流氓!就这么着俩人被带到了保卫科的办公室。当然了,张胖子张主席也在那等他们了。女孩子到底是女孩子,别看跟爹妈本事大,一到外人面前,又是这么个丢人的事儿,连害羞带紧张的,只剩捂着脸坐那哭了,问什么都点头儿。这就把王志明害惨了,一个流氓侮辱妇女罪算是个坐实了,连夜就被单位给交到了属地派出所,还是连夜,又被派出所送进了公安局的号里。先抓后审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没两天,大字报在厂宣传栏里贴出来了,密密麻麻写着好些人的名字,王志明也在里头,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交过他的老师和认识他的家长都说,本来以为他的名字会第一个出现在高考录取的名单上呢,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是出现在宣判公告里。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别人的时间在自己的眼里总是很快,感觉好像没多久,十多年过去了,“二娘们儿”王志明刑满释放了。那会儿已经进入九十年代,国家经济开始迅猛发展了,尽管期间又闹了回民主自由啥的政治风波,但经济发展的大潮更多地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个人财富的问题上,政治运动越来越被淡化。王志明刚回来那会儿还抹不开面子,见谁都低个头,溜着墙根走,弄得老邻居们就觉得好好的一个孩子被毁成这样,都骂张胖子不是个玩意儿。后来王志明就顿悟了,剃个大光头,光个大膀子,纹着一身蓝墨水儿,早出晚归地当起了倒爷。没几年的功夫,愣是赚的盆满钵满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跟政府的人搭上了关系,找了一帮狱友成立了个拆迁公司,但凡政府头疼的地块儿,只要王志明一出面,立马摆平。真正是为加快城市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政府好几次授旗“文明拆迁单位”。再后来就更加厉害了,房地产热起来的时候,人家王志明已经成了开发商,凡是好的地段儿,只要王志明出手,其他人肯定没戏,财富核爆炸似的增长。在我知道的人群里,我是说包括刘强东这些从媒体上知道的人,王志明是第一个娶了“下一代”做老婆的,媳妇小他二十多岁,那叫一个如花似玉。记得他结婚那天,老街旧邻的都被请去喝喜酒,面对着云云宾客,王志明将手里的白酒一干而尽,乐着说了一句话,能娶到这样的老婆,值啦!大伙不知道他是说钱花得值啦还是说十多年大牢蹲得值啦。有一年,文联采访写作十大杰出青年的先进事迹,派我采写的对象刚好是王志明。接到任务,我激动得彻夜难眠,因为人家王志明现在不光是优秀民营企业家了,而且还是政协委员,逢重大会议,总能看到他献计献策的镜头,就想起上学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一句特俗的话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记得那天的采访非常愉快,志明哥跟我一起回忆了难忘的学生时代,给我讲述了艰辛的拼搏历程,同时还高瞻远瞩地给我描绘出他的集团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采访结束的时候,他搂着我的肩膀把我送到他总裁办的门口,伸出手来很有力地握着我的手说,兄弟,有什么事儿直管开口,在咱这一亩三分地,还没有哥哥办不成的。我就特感激地谢了再谢。我说,王总,我问您一个不在采访内的问题可以吗?志明哥说,别那么客气,想问什么随便问,我喝多了也吐,挨了揍也疼,就是一俗人而已,别看的那么高大上的。我就问,王总,您觉得83年那件事儿对您来说公平吗?他的脸部肌肉不经意地抽搐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手上的雪茄,然后说,没什么不公平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受到了这种待遇,当妈的打孩子那是为了孩子好,因为打错了,孩子就得记一辈子吗?这话说得高屋建瓴!

咱再顺便说说张娜吧。

这会儿的张娜已经胖得没法看了,安个轱辘能推走。日子过得也不顺心,跟她爸几乎是一块儿从单位下来的,她爸是退休,她是下岗。老公是她爸钦定的,厂工会的宣传干事,耍笔杆子的。现在单位虽然还在,也就光剩下一个建制了,工人下岗的下岗,辞职的辞职,都自谋生路去了。她老公没什么手艺,文章只会写那种歌功颂德的应用文,不像我,算个作家,还能卖字换酒的有点儿额外小收入。就那么在单位里不死不活地混着,每月开的那点工资不够喂家里大小三张嘴的。后来实在混得太难了,张娜就豁出去脸面跑王志明那儿求救了。王志明根本没等张娜哭哭咧咧地把歉道完,把手一摆,该我王志明命中有这一劫,与你无关。要说你还是来渡我的,我怎么能恨你。明天就来上班,办公室收发个邮件什么的,年薪十二万。据说那天晚上张娜一家老小都哭得死去活来的,尤其她爸张胖子前工会张主席。

前些时候,社会上都传王志明进去了,这回跟反腐败有关系。我就挺担心的,习主席老虎苍蝇一起打,连正国级的都法办了,彻底颠覆两千多年的“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如果王志明真的有事儿,这回谁也帮不了他。传消息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说,王志明在里头光举报材料就写了两大本儿,牵扯到好几届领导百十号人呢,这回他肯定能让官场来个大地震。自从王志明发家后,就给爹妈买了豪宅搬走了,跟老邻居早就没了来往,消息是否准确,无从考证。我既担心着又似乎盼望着,心情就是这么纠结。我估计但凡认识王志明的,没有跟他绑在一条船上的人,差不多都是我这种隔岸观火看剧情的心态。直到有一天,咱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画面里,政府的领导同志来塘沽视察工作,一水儿的蓝夹克中晃动着一件皮夹克,拿眼一搭,居然是王志明。能够在这样的视察阵容中,以被视察单位的负责人身份出现,足以让坊间流传甚嚣的谣言不攻自破。坐在电视机前,我完全是下意识地叹了口气,我爸说,你呀,咋就那么见不得别人好呢!我什么时候见不得别人好了?我是那种人吗?1983年王志明进去的时候,我不比谁替他揪心?真是的!

纯属扯淡之王志明和他的1983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