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最近又出了新的文章了,里面的意思就是写贱人的,说的就是为什么要帮你呢,这样说虽然有点偏激,但是说得也是道理十分丰富的,当然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探寻里面的详细的道理,下面这位作者,说得就十分有道理,所以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01
咪蒙曾在《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里写过:总有些人会利用你的专业,来找你做各种事。
比如“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讲话稿呗。”不答应最多被说几句,一旦答应,那数之不尽的麻烦事,就会接踵而至。
咦,朋友之间不是应该互帮互助吗?怎么现在听起来不是这么回事了?别急,我们慢慢看。
02
上周朋友和我说,她的朋友A,想请她帮忙做下空间整理。因为彼此认识,所以回答A,“费用看着给就好了。”没想到A说,“咱两都是朋友了,这么点空间整理下,还跟我收费啊。”朋友回答,“除了小物品的选择与放置,还有整体空间的搭配。因为是朋友,我可以少收你一点,但不代表就可以免费。”
A接着说,“我认识好几个做空间整理的朋友,找你是因为觉得和你关系好,没想到你跟我还谈钱。”朋友没有再回复。
“我不靠挣这些钱过日子,但也绝不做免费的事,因为我自己私人的时间很贵。”朋友敲下的这句话,出现在我手机屏幕上,我深表赞同。
可以帮不代表就应该帮,应该帮也不意味免费帮。因为是朋友,所以就理所当然的,用情感去绑架对方,不失为作死朋友的好方法。
03
有一次,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关于我和一个外国朋友在酒吧打台球。有朋友B看到后,问我能不能,把外国朋友的微信推给她,因为想学习英语口语。
由于我比较了解这位外国朋友的性格与状况,自己也经历过直接推送微信号,引发的不愉快事件,所以我拒绝了。我回复B,“改天有机会时,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到时能不能要到微信号,就看你自己了。”
没想到的是,B用各种不同的口吻,让我制造见面机会,最后无果。于是丢下一句,“反正你们都不想见到我,那就算了吧。”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过给B讲道理。后来想想,我又不是老师,没资格去教导他人。强迫朋友去做不适合的事,除了负分,还是负分。
04
朋友C,在职场领域有着不错的成就。做过一些在线微课,也时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心得,是一位挺热心的朋友。
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圈看见了他的一条动态,大意是不少人问的问题,质量不高。为了能帮助那些真心有问题的朋友,自己开通了分答,大家有问题都去分答问吧。
我私信去问了下状况,原来,他的微信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很多问题,简单到只需要百度,都不用动脑就能解决。回答这样的问题吧,马上又有新的类似的问题蹦出来。不回答吧,被人说没礼貌。于是想到了设置门槛,抛个分答链接给对方,只设置一块钱。
他不在乎这一块钱,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法很奏效,很多无聊的问题没有再出现。高水平的提问得到了曝光。不过偶尔会有人说,“哟,回答个问题还要收费了啊,好像你的答案很有营养似的。”
不想听的话,可以选择不听。不认可的人,可以选择不学。但是人与人的单位时间,价值差别真的很大。尊重他人的时间与知识价值,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05
《恋爱的犀牛》一书里,男主马路,是一个在情感上“无私”的人,对女主明明的爱,真可谓是不图回报。明明要的一切,他都想法去争取,明明不喜欢的一切,他可以全部抛弃。
可在得知明明要出国,去找另一个男人时,马路当着明明的面,用枪杀了自己最喜欢的犀牛。并不惜一切绑架女主,哪怕死在一起,也不能让她离开。
很多人看到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也是。可作者廖一梅,却在文末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这种付出,是自私的,是扭曲的。但凡有情感,就做不到一味付出,不计回报。时间久了,总会变质的。
一味的付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味索取更可怕。索取可以被点醒,从而认识到问题所在。而一味付出的人,带着自己的偏执,容易产生思想与行为的极端。
06
这个年代,通讯录的好友很多,可算得上朋友的,很少。
维护这少数朋友之间感情的路,只有一条:保持交往时彼此的舒坦。
可作死的朋友的路,却有千万。我们,又曾作死过几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