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必网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是不同的心理需求么?

时间:2018-08-29 作者:四哥说故事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你是怎么分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界线的?反正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里能够好受一点,这倒是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个过程是有区别的,你懒惰还安慰自己就是自欺欺人了,你努力了离目标差一点的时候安慰自己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这样的暗示起码也能让自己不那么容易就趴下。这两者的心理需要是不一样的。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是不同的心理需求么?

01 早餐店姑娘

几乎在上海吃过早餐的人,都知道一家叫芭比馒头的早餐连锁店。但少有人知道,同样是上海,还有一家叫比比馒头的早餐店。

比比馒头店有个肤白貌美、年方十八的女儿。奇怪的是,姑娘每天跟爸妈一起守着这家不足20平的小店,从早忙到晚,没有一点埋怨和不甘的样子。

每次去买包子,看到她站在堆满八宝粥、白米粥的柜台后忙碌,我没办法抚平自己汹涌的好奇。

终于有天,趁人少,她没在,我边掏钱给边装作不经意地问老板娘:“平时在这边帮忙的姑娘是你女儿吧?”

“是啊,她在睡觉。”

“长得真好看啊。她多大了?”

“十八。“像是看懂了我的疑问 ,她说”没办法,她不愿意上学,只能让她先在这体验体验生活。”

“奥,奥。”这个结论大大出乎意料,“那...确实是奥...勉强不来。”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是不同的心理需求么?

02 人生没有什么是浪费的

某天跟一个闺蜜讲电话,她安慰时常焦虑的我:“别怕啦,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是浪费的。”

伤感的是,我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反而想到:以前就是用这招安慰自己。

无法对工作保持专注:反正人生没有什么是浪费的;百无聊赖地浏览各个网页、漫无目的地跟人闲谈:反正人生没有什么是浪费的。既然,做什么都是一种积累和体验,干嘛还要对究竟怎么度过耿耿于怀呢?

到了今年4月,找工作时,各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使我不得不去思考:如果换种方式度过,这一段成长和进步就能提升十倍。那当下的这种散漫和盲目,又算不算是一种浪费和不负责任呢?

的确,人生,确实没有什么是浪费的。打游戏可以提升应变能力,闲聊可以稳固感情,逛街可以了解流行趋势;没有追到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也还是可以娶邻家姑娘,吃不起燕窝人参野天鹅,也还是可以清粥白豆腐温水炖鸡蛋。

可怕就怕,你打游戏时没培养出应变能力,反弄出一脸过期青春痘眼袋大到随时能撕下来几层;闲聊时,除了抚慰了下虚无的内心什么都没得到;逛街没学会穿衣打扮,某天醒来发现信用卡上的赤字快够在小县城付个首付了。

更可怕的是,你既没培养出追到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的能力,却养出了自认为那样的人就一定会拥有的脾气;你没养出吃燕窝人参野天鹅的本事,却怎么都吃不惯凭本事得来的清粥白豆腐;你让曾经的邻家姑娘现在的孩他妈住在某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每天带娃扫地抹桌子,还天天埋怨人家没有白富美的长腿大胸牛奶肌。

就这样,你还说自己不是屌丝中的战斗机流氓中的常青树,谁信啊?

假如人生,本就是用来浪费的,何不浪费地更潇洒、漂亮一点?

此去经年,最怕听到: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哎,等等,你TM不是说这人生,它就没有什么是浪费的吗?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是不同的心理需求么?

03 更多世事皆可原谅

自从来新公司上班后,每天骑车走在上班的路上,常能看和听到——

大太阳下走着一个面带苦涩的中年人,装满一车货物的快递员不顾一切地往前冲,马路上惊现一个个的急刹车,又一个司机冲忽然从某个路口冲出来的行人不住怒骂,建筑工地上隆隆地机器运作,偶尔也有类似某保安粗暴地朝自己喊“哎——干什么呢?离那边远点!”一类的声音。

路过越多类似的生命,越发觉得那陌生人身上交叠着一个似曾相似的影子,仿佛正是某个当口的自己。因为熬夜起晚、贪心读书、第二天任务超重...抢着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每一个路口。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每次再看到这样的生命图景,我会开始想:那个饱经忧患的中年男人正有一个家庭要养吧,那些机器上坐着的大汉正穿着汗迹斑斑的衣服吧,那些着急赶路的人也有一大堆等着干完的事情吧,那个保安正心烦难耐吧......他们每一个人都比你来的辛苦不易吧。

起码,你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起码你还没有背负那样多的期望和重荷;起码......

后来,你开始觉得:原来这世上,很多事情皆可谅解。而自己不过是比平凡更平凡的人,为着极世俗的理想奋力前行。长大的好处是,你由衷觉得:能做个世俗的凡人已是幸运。

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是不同的心理需求么?

04 告别过去, 突破常规

我不知道比比馒头家的女儿最终会怎样:她会在这件小店里体验多久的生活,给自己寻到一个怎样的出口。18岁又那么美的你,祝一切都好啊。

18岁时,我也在帮爸妈守着一家位于闵行的小店,每天有人来就帮着人家秤菜、拿东西,不知道路在何方。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走过了又7个年头,直到今天,也不算活的很明白。还是会每天做错一些事、说错一些话。尚能聊以自慰的是,还在坚持读书、写东西,还能用这样朴素、自然的语气跟你们聊天。

7年,不知道自己究竟成长了多少,是否足以慰风尘。倒是养成了不再那么热衷于抱怨的习惯。

最近,写东西不顺,老板说,你缺少了一点感性。不带感性的作品没有灵魂。换作以前,我会“追根溯源”地埋怨爹妈,是他们的教育和“榜样”作用造就了这么一个“不够感性的我”。可现在,我会想,假使我们不能超越父辈的认识和自身的局限,又算得了什么好汉?

好比,如果:现实中的邱莹莹们如果永远只能窝在咖啡店、觉得少了某个男人就要死不活,樊胜美们如果永远在思考如何套住一个钻石王老五、安雎尔们永远窝在乖乖女的身份里不吵不闹、曲筱筱们永远可以大张旗鼓地插手别人的人生,还被视为是救世主的化身...

所有的故事都要以“不可超越自我”,和遵循常规的思路进行演绎:你出生时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辈子就一定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你的命。

那么,这世界将不是荒漠胜似荒漠。

我们说,假使你对一件事的喜欢,尚不足已使自己突破常规,那多半还是不够喜欢。换言之,如果你在认识上,尚不足已突破来自家庭和自身的局限,那只能说明,你还不是那么想要寻求改变,超越昨天。

最后:愿所有生命都值得慰藉,珍贵,不苟且。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