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读研现在这个社会似乎对于这个不太算是热衷了吧,很多网友都在说这样的读研不划算,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这么不热衷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是有人去读研,而且小编今天也要为大家推荐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那就是我为什么那么渴望读研,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别错过了,来看看他的读研人生吧!
保研成功以后,有学弟学妹邀请去参加考研交流会,分享经验。由于时间冲突,我不得不放弃。但内心积聚了好多话,想跟每一个准备读研的人说。我的经验很普通(跟我的人一样),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两句曾经打动到你,我就很满足了。
我想交流的起点是:我为什么那么渴望读研?
我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门公选课:演讲技巧。授课的老师北大毕业,站在台上自带光环。为了上台演讲,想变得跟老师一样大方自如,我练了很久,看了很多很多的视频。在一期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论点论据都深深打动了我。
她说:“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我不仅写在笔记本上,而且将之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当我得知我的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哭了,泪流满面。我内心很清楚,我未来的大学只是一所三流大学,我所有对大学的期待化为泡影。它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想割舍与抛弃的地方,我认定这里,注定是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但是,矛盾的是,你终究还是要靠这样一所大学,来完成一次绝地反击,到你理想的大学去。
我很少参加活动,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我一直站在同一个地方,抽出一块板,站在那看一天的书。我不知道我的动力来自哪,我只知道,我一定一定要读研,非如此不可。
我知道,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我此后,今生也许都不可能再读研了。我是一个女孩,我可以承受考研的压力,我有勇气可以重来再重来,但是,我不好意思再让我父母操心。还有,在岁月上,我也承受不起一年又一年的消耗。
这是我和一位研友共同的感受,在可以尽情挥洒努力的时候,就努力发挥到极致。我从来都把它当做是最后一场,没有彩排,没有预演,此去之后,结果如何,各自认命。现在想来依旧后怕,在多少个日夜,你不知道未来,不知到底自己的水平如何,对手情况,一阵瞎冲锋陷阵,像无头苍蝇一样,就知道冲。也好,无所畏惧。
这是当初的心态,很傻,很二,每天看书刷题,几乎没有娱乐,但是每天都很开心。现在想来,如果人生缺了那几个月,何其遗憾。当然,这是考研后话。
我交流的终点是:读研对我意味着什么?
很久以前跟研友交流过一个话题:大学毕业我们可以做什么?如果专业对口,就是人民教师。如果你各方面条件优秀,到大城市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慢慢积累经验,教书育人,好像一辈子就看到底了。如果专业不那么对口,文员、秘书也是可以的,只要内心喜欢,好像也不错。但是,也就止于此了。
如果读研之后呢?如果还做人民教师,意味着你的选择更多了,竞争优势更明显了。许多学校都注明:最好是研究生毕业。如果你不那么喜欢中考高考的环境,还可以选择去高校教书。许多出版社杂志社报社都有硬性条件,只招研究生。
小A同学考研失败,她选择去工作。努力了很久,考上了一所私立中学,去教书。实习的时候发现:其中有好多教师是出国留过学的,外语水平很高。还有一些是研究生,教学水平很高。小A英语一般,又是刚入职,跟其他教师对话的时候,便少了一些底气。她打电话抱怨说:“哎,后悔没有再考一次研。”我只好安慰她:“努力学英语吧,努力多看些书吧。我们一起加油!”
前些时候看到小A,一脸憔悴。她说忙着听课备课,还要管理班级,属于自己的时间好少好少,但还是想挤时间自己学习。看着她这么努力疲惫的面容,我很心疼。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只说了一句:注意休息。
我没有勇气鼓励她去读研,但我想鼓励那些还在大学选择道路的同学。
我喜欢读书,打心眼里喜欢。而读研让我在我喜欢的领域继续深入下去,去探索更多更广阔的东西。比如我喜欢读武侠小说,小时候看据金庸老爷子小说翻拍的电视剧,觉得怎么这么吸引人,拍得这样好,但是我并不知这好在哪里。长大后自己翻阅小说更加对小说爱得不可自拔,会有意识想把那些个我喜欢的人物和情节细化,做文本细读,品味其中蕴含的人物复杂的情感。
读研让我更有底气,不是因为背后的那张文凭,而是因为三年你可以静下心来汲取更多的知识,可以碰到更多趣味相投的朋友。我有一群每天一起背单词,读英语短文的朋友。还有每天互相鼓励看书做读书笔记的朋友,偶尔有空还能写文互相交流一下。
读研让我买更多的书——从大学时候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买书成了一种习惯。
人生的道路多种,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是,对我来说,唯一晋升的道路,似乎只有读书。寒门再难出贵子,是的,我依旧只是一个普通人,读书没有让我完成真正的绝地反击,但是,我正在努力的路上,觉得很幸福。
《悟空传》的作者说: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