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干货其实很多人都喜欢看这个东西,因为能给人带来是愉悦的知识提升啊,但是有的人会发觉一个问题,那就是干货看得越多吧,会越来越蠢,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又或者说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是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继人们吐槽成功学后,走入了另外一种陷阱当中:干货论。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听完一场很简单很有趣的知识讲座,通常结束后得到一阵兴奋和简单的知识点;或者是看过几篇干货,就觉得自己是CEO本人了。
包括我自己,看完一千篇所谓“干货”后,即使再用力,印在眼球上的知识都沉淀不下来。至今我频频回首,发现只是花了很多时间,并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
过去的大家争着发表论文,但是高深论文群众觉得太难读,一般的论文又太无味。于是干货的出现,融合了两者,可长可短,可视可阅,给人“话糙理不糙”的好感。有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在求“知”若渴的人群中,“干货论”大行其道。
刚入职场的小安月薪四千多,每个月总会花个几百块在听“大咖分享会”,缴纳“干货群”的会员费,但是一天到晚忙完工作以后,课程有时间看看就算不错了,更多的是花了钱不甘心,囫囵吞枣地匆匆看一遍,然后自己安慰自己,好了,自己看过了,至少对得起花出去的钱。
她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后能在各大平台上,通过传授干货而实现财务自由,顺便把自己的爱好如健身、旅游之类的,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甚至最后红到像咪蒙、papi酱一样,有一票粉丝对自己着迷。
不知不觉两年了,小安有没有实现呢?现实是,该上班上班,该加班加班。
作为职场菜鸟,小安的求知欲是可以理解的,问题严峻的地方在于——这种“知识焦虑症”普遍存在我们的社会各年龄层当中。这世界知识大爆炸,身边没有治安动荡,但是自己的心里安按不住了。前一天你的心情好极了,而第二天你的心情却又糟糕透了,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自我焦虑当中,在大城市里浮浮沉沉。
这种知识焦虑症不是单独存在,还伴随着成长焦虑、财富焦虑、权利焦虑、异性吸引力焦虑交织在一起,因为书本上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了知识就能致富。哎!真不错,社会上还真就有血淋淋的真实例子,鼓舞人心!于是我们更加痴迷于知识追求。
总的来说,是接近精神学疾病的一种。有人轻,有人重。
干货的标题夺眼球,爆款不断;
干货的热度膨胀,从王者荣耀到科学养猪全覆盖;
干货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领域的经济规模可达500亿元。
它们通常是将某些取巧的窍门或者很长的一段经验浓缩成几句关键的话,然后配上插科打诨的故事,成功的案例,基本就能把一般吃瓜群众带进一口深井了。更甚者是看了不思考的群众,读完抬头看看,一片井口大的天空悬在额头,带着这片天空就出门去了。
负责任地说,看的干货太多,你会变蠢。这背后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原因。
01
尽管看吧,反正你也记不住的。
通常喜爱收藏干货的人的心理都是:先收藏,以后看。
以后呢,找不大对应的时机,原设想的出差看、蹲马桶上看、休假的时候看,不好意思,基本不存在的。
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和执行力。知识没有深度体会挖掘的过程,你是记不住那么多的。就好比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产品经理,如果只看干货,好像每个流程都懂一些,产品规划和市场的内容道听途说皮毛之后,面对需求说明书撰写,测试上线前的准备都不知道关键点在哪里。
没有经验,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体验过恋爱,又怎么懂房间回归空荡后,依然看到对方身影的痛。
而且,只要是人,就有贪欲。
有很多知识和你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可你就是管不住这双眼,把它视为第一百个“远方”。
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人类的思维能力远没达到对其接受自如的阶段。
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人是很难客观认识是自己的,总会被大社会的旋涡卷进去。
02
丧失了独立思考,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是的,看过多“干货”会让我们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每一个“营销大师”、“设计之爸爸”都会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普罗大众去膜拜的时候就像参观博物馆,见到甲的方法,说甲好;见到乙的作品,称乙妙。
中国的教育很少教人怎么去质疑,更多的是教人去学习、服从,而且传统文化里是很注重尊师重道这一点的。长大以后我们某种程度上都是“墙头草”,在面对某些大咖的时候,骨子里奴性就会起到作用。
再者,本身这些干货的语言就经过设计,或者是写作者带着很强大的语言风格,将你带入他的思考方式和语言当中。罗浩宇标榜爱智求真,站在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位置上带领大家思考冲刺、实验理想;新世相延续“河床”风格,将时间大地上发生的人和事都容纳进来,让他们倾诉故事和灵感;高晓松就真的比较轻松地跟大家唠嗑,但是人们听他的脱口秀时候,总忘不掉他音乐人的角色,加上他讲的内容本身就是属于消遣类的,于是越听越轻松。
所以,阅读干货,容易让我们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干货的形式和明星吸引粉丝本质是一样的,通过吸睛的表演,统一的风格,还有个性的言语,很快就将人变成他们的粉丝,于是粉丝就是去了独立人格,对于明星做的任何事觉得都是正确的。粉丝之所以会疯狂,是面对偶像时丧失了独立思考。这一点在摇滚明星的粉丝身上更为明显。
即使你不痴迷于某个大师,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全球化的趋势正使我们的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乌合之众》艺术当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当一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个性就会自觉消失,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乌合之众。
信息全球化让我们无所不知,网络上很容易就能聚集一大帮人,开始聊天、撒娇……而且每一种事物好像都有人思考过、评论过了,我们看文章的时候好不容易冒出点思考,但随后迫切地看了评论,原本的一点思考也被带跑、淹没了。
我就是我,连穿着都是一样的烟火。这个发达的互联、财富时代简直是“逼良为娼”,浸淫在地球村当中,原本不爱说话的人都整天发朋友圈,原本不好功利的人都在微博上求关注,发链接。现在很难遇到安分守己的人了。
当我们报班学习的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作为成年人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未免太可惜。
03
干货就不了你,人生感悟无法升华你。
看了那么多干货,却依然不能成功。人生感悟最无用,但是偏偏又忍不住。
看现在的朋友圈最让人叹气的是三类:1、推销,2、晒日程,3、珍藏干货 / 人生感悟。
那些金句名句有何卵用?或许真的能让你有当头一棒的感悟,然后呢,难道你就能飞翔了?就能叫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了?
网上随便一搜,
销售金句:顾客是最好的老师,同行是最好的榜样,市场是最好的学堂。
投资金句: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产品金句:不要听用户的,用户都是需要被教育的。
表白金句:表白应该是最终胜利时的号角,而不是发起进攻的冲锋号。
或逻辑上完美到无死角,或道出人们心底的话,或营造一种先知经验。这些能吃吗?能穿吗?能骑吗?
金句是会上瘾的。篇幅短,药力足,易记忆。用来做广告语行的通。
之前公司有个小年轻,热衷于学习,线上报了不少学习课程,周末喜欢跑讲座现场。首先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基本功不扎实,却总是学来一大堆未来论、互联网思维、资源平台重要性,七月份给了他一个迷你艺术展策划案子,却不知从何下手。写出来的第一稿随处可见“摘录”的痕迹,明显是课程听多了,文风上也不统一。
毛主席说了,实践出真知。如果是你做的东西,锻炼出来的能力,想摆脱都摆脱不了。如果你是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知识,定会运用自如。
古代大侠都会有一把自己的剑,真所谓人剑合一,哪怕是小小的匕首,如果是自己亲用的,都会运用自如。
同理,如果道理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明白事情的设计原理,那运用的度就不好把握,也不知道它的威力会去到哪里。通常的结果都是浪费掉。
除非你真的是飞来横财,捡到就能用的上场的东西。
只爱看干货即是偷懒,
只爱看干货即是速食,
只爱看干活行动力弱,
只爱看干货即是肤浅。
尽管你读完这篇文章,知道这个道理,你还是不能阻止“干货”市场的爆发,因为吃瓜群众总是大多数的。
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寻找干货的细节和全过程。
高度概括的结果一般是吸引人眼球的。
干货是萃取后的理论内容,它不是浓缩的精华体,也不是数学公式,也不是破译成就的密码,所有的知识还是要回归实践当中去。学习产生干活的过程和细节,但事实过程和细节才是成败的关键。当他人用一个成功的结果来说话,不管说什么都好像是对的。
没有实战经验,我们可以用模拟实战经验。没有出兵打仗之前,将军们会在沙盘上模拟打过好多次。将军们知道,一出去就是真刀真枪,见血的人命,所以作战模拟就是战争!别以为自己的时间不珍贵,而轻视了实践时间的宝贵。我们若能将事情模拟的跟真的一样,做一些小的样板测试,那样的收获会是杠杠滴。
比如人家微信运营,你连公众号都没有,那就推荐自己,为一些不错的号写写文案,看看反馈。至于收获能有多大,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基本流程是:提取--实践模拟--总结--(适合自己的)结论。
这样的话能够汲取干货当中的“水分”营养。如果只看到别人一个赤裸裸的成功故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更好的是见到其中失败、折磨、退步的故事,别人如何把控流程,用什么工具辅助进度。可惜大多数人的都会将这些略过,方便自己吹嘘的时候显得更加牛气哄哄。
第二、不学干货是可以的,我们更需要系统地学习知识。
干货的知识密度很高,但可读性很差。它看起来像什么?对,就像是优秀的课堂笔记。上学每次考试时候,总想借班上尖子生的“干货”来看一下。
回想这些笔记的来源,大多数是漫长的上课,大量的课外阅读,不断地咀嚼反刍。原来干货的面貌是:大部分是无聊,才造就了高浓度的知识。
系统性影响知识的延伸和效力。一个浩瀚无章的图书馆,还不如一个精细有序的小书店来的更有益,吸纳再多的知识,没有系统化、融会贯通,那么只能是死水一潭,而且还是只能看到水面的那一种。需要很大的石头砸进去才能激起一些涟漪。好的学习态度和知识系统股应该是举一反三,源头活水一样的,即便是涓涓细流,但是也能给人带来新鲜和积累。
网络上不乏“笑着就把管理知识学了”、“看着美景,七天成诗人”瞎骗鬼的培训,请不要捉着急,不要怕自己学习很慢,很无聊,没有多少知识渊博的人会觉得学习的过程真的很有趣。
过程通常是烦躁、挠头、打瞌睡的,但是学成出山后感觉真的是巨爽。真正能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是大量繁杂浩瀚的无聊知识对抗理解和运用。
世上没有一招用到老的学习方法,说白了,三个字,多读书。正如赫尔曼•黑塞曾给予同时代人坚持阅读的忠告,“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
第三,专注自己的领域。
这又是一句万能的废话啊!
那又怎样,孔雀展现羽毛,极尽炫耀,只是为了吸引异性。这就是它们的特色和使命,在动物界占得显赫的一席之位。
个人的角度来说哦,尽管知道干货多看无益,你还是忍不住会看,而且还是大量地看。毕竟存在即合理,它们还是有很深的人性生长土壤的:
01、标题都地的确很吸睛,简直能让人们看到面前放着一堆钱币,控制不住。
02、“就一点点”、“就一次”的侥幸心理,为自己的放纵布置了陷阱。
03、可能你真的没有什么高深的追求。
讲真,厉害的人物都是神形统一的,讲得神奇一点,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种修炼。细想这又不神奇,试问问自己,哪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不是让自己感觉到经历了一场人生修炼。
专注,可能是提升人生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终其一生,活成一部某个领域短篇小说已经不易,何必梦想成为一部百科全书。 看看那些“大人物”干这又干那,实际上也是一专多长的。没有这一专,何来“多长",只会被诟病叫不务正业。
你能歌善舞,但班上出节目所有人选的是长得最漂亮的女生;你业绩突出,目标远大,但是上司提拔的是KPI最好的一个;你才华与样貌兼备,就输给冠军0.1分,但是一百万奖金落到的是他手。不说了……怎么闻到一股成功学的味道……
人们的注意力有限,日常关注的、关键时候能信任的,总是那些最优秀的人物。
还谈一点,就是人除去睡眠、娱乐、发呆、洗澡刷牙等等时间,所剩余生真的不多,而且你还不能保证自己能活的多久。
用我喜欢的作家一句话共勉: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都看不见。——村上春树
让我们手牵手,形神统一,专注深挖下去。
话快说完了,我们展望一下,未来面对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科技和文化让人更加孤独,人与人之间隔着一个屏幕,一台机器。城市更加拥挤,人们更加孤独。一边拥堵,一边孤独。
我们将会在这样的焦虑当中挣扎好多好多年,人类的历史总是类似的,看看美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进入汽车时代,我们是近十几年才慢慢迈入。虽说我们直接跳过了资本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但是还是会经历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些事。美、日的社会问题,有一部分也会在我们身上发生。
假如有一天自己真的成了某个领域的大牛,面对的是什么呢?
依然是浮躁的社会,依然是想着如何将高深知识浅显化给广大群众。毕竟还是群众多,想要赢得市场,就得这么干。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有节制,健康一些。
万一坚持不下来,做不到理想中的完美怎么办?
这也不能全怪我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还有从小老师教育我们要有出息,我们也没想过当一个颓废、没出息的人,“一事无成”和“出人头地”之间的落差总是深夜和早晨起床折磨自己,让我们不能很安心很持久地坚持做一件事情。
中二也挺好玩的。虚无也不一定不起眼。浑浑噩噩说不定也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