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应届毕业生吧很多网友都觉得这类群体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找到工作的,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发现应届毕业生有可能进国企或者有可能进事业单位的话,那么到底要不要,今天就跟随一位国企HR来看看应届毕业生要不要进国企!
先说两个故事。
我是一个三线城市国企的HR,每年都能接触到很多应聘或者入职的年轻人。
昨天下午,一个上个月刚入职的小姑娘找到我,情绪很激动。
我一看她的工资条,第一个月的到手工资。897.1元。
当初面试的时候我就得知,女孩子是从北京辞职回到家乡的。我看到她简历上写的上一份工作的月薪是一万五,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好的工作放弃了?
她说,因为父母的百般要求,说女孩子还是回家好。
我叹了口气,在这个地方我已经看见过太多因为同样的理由放弃未来的年轻人了。但毕竟是人家的私事,我也没怎么多说,直到今天她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单找到我,眼睛红红的。
是的,我们单位的劳动合同是没有体现工资的,招聘时候新人但凡问起薪酬,都是一句多劳多得糊弄过去。
一个千人级别的国企,二十年来管理混乱到连员工薪酬的标准都没有。早几年我年轻气盛,提了几次,领导们总说惯例如此,我也就知趣退下了。
我和她找到人力资源部的主任。
主任是个老头子,十几年前前被编制调动塞进了这个单位,如今每天喝茶看报,在电脑上玩消消乐,明年就可以退休了。
所以当然,他对人力资源的事务一窍不通,平日也并不过问。这些年靠着我们几个年轻人,硬是撑起了部门运转。
可是从北京回来的小姑娘不知道,在她的经验里HR主管一定能说得上话。
小姑娘哽咽着刚说了没两句,就被老头子打断了。
老头子说,年轻人不要心急,你看我们老干部现在很多待遇也没有了,比如我们这些老干部的午餐补贴,电话补贴,各种补贴都被国家取消了啊,我们不是也没说什么吗……
这么打了六七分钟的太极,讲了一堆老头子们自己的事,说的内容没有一个字和小姑娘有关。
小姑娘耐心等了半天,终于意识到对方根本不打算解决问题,于是强行插了一句话:那主任我的工资……
老头子一摆手再次打断了她:
“都是小事,不用急。”
我在一边目瞪口呆。
都是小事?
人家红着眼睛和你说这点工资活不下去,你打完一圈太极然后说都是小事?
小姑娘霍然站起,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上小姑娘攥紧了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听了家里的话来这里,真是瞎了眼!”
再来说第二个故事。
三个月前公司要招聘一个医生,给员工们看病开药。
即便理想是写作,这份工作只是糊口的饭碗,我也很是在意。因为医生这个岗位不比寻常,一般岗位关系户滥竽充数也就罢了,但是医生若是没本事,给病人乱吃药……想想就可怕。
于是我很认真地发招聘,找猎头,每天打十几二十个电话,结果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意应聘,因为来国企无异于断送医疗职业生涯。经过三个月的好说歹说四处求人,总算找到三个主治医师,正规医学院本科毕业,临床经验分别是九年,五年和两年,写成报告汇总简历,提交给领导挑选。
然后意见批示下来,录取了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人。
一看简历,录取这人中专毕业,没有当过一天医生,是个机关单位的科长。
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窜起来,不光是为了自己千辛万苦的成果毁于一旦,更是因为行医用药并非寻常,怎么能如此儿戏?万一出事,谁来担责?
我走进领导的办公室,说了我的疑虑。我说这些年新入职的人里,关系户占了一半以上,我也都入乡随俗啥也不说,可是给人看病开药不同啊,让不懂医的人乱来,万一出了事……
领导打断我,说这件事情没得商量,让我回去。
所以人命关天也无所谓吗?
我忍住了这句话,因为我还需要这个饭碗。
故事说完了。
故事里的单位是省会城市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大国企,而且靠着和政府盘根错节的关系,业务量在省内也说得上是数一数二。
于是在我们这个单位声明在外,成为了无数应聘者趋之若鹜的香饽饽,还有各种离谱的传说,比如用麻袋装钱搬回家之类(其实那天的麻袋里面是卫生纸)。甚至我和朋友们说起以上这些事的时候,听过这个国企名号的人,第一反应都是意外和惊讶的。
常常见到长辈们炫耀,说我儿子/女儿在某某某单位上班啊,其他人就露出羡慕的神色。二三线城市老一辈的人,哪怕自己儿子一个月只拿一两千块工资,也觉得在体制内工作颜面有光。
可是听信了父辈建议的年轻人,受制于穷困,看不见未来,人生里没有事业这个东西。
长辈颜面有光,吞下这个苦果的是我们自己。
你愿意为别人过时错误的价值观,葬送自己的一生吗?
来,说回收入这件事。为什么国企的年轻人收入之少,会离谱到这个程度?
滥竽充数的典故里,好歹只有南郭先生一个人假装吹竽。
你能想象整个100人的乐班里,有六十个七十个南郭先生吗?
哦更麻烦的是,这六七十个托关系进来的南郭先生,他们的竽没有声音,但是和你一起分钱。
若是正常的公司,南郭先生很难混进来,即便混了进来,炒鱿鱼便是。
但是国企不行。
你会发现南郭一时某厅长的侄儿,南郭二是某处长的老婆,南郭三是某局长的儿媳妇。
他们在乐队里摇头晃脑却不发出一点声音,临到分钱的时候,大手一抓一把。
乐队里呆了几十年的老头老太太们,每天喝喝茶看看报纸。临到分钱的时候,也大手一抓一把。
然后终于轮到辛苦做事的年轻人了,你猜等你伸手的时候,桌上还剩多少?
我们这里的本科应届生,基本工资只有1300元。扣掉医社保和公积金,确实剩下九百并不奇怪。几乎每个月都有进来两三年的年轻人跟我抱怨,说来之前听说单位很赚钱,还是铁饭碗,没想到工作几年了,每天加班,到手还是只有两三千。
我问他们,来之前你们没打听过吗?
他们说打听了呀,领导们拍拍他们的肩膀,脸上是勉励后进的笑容:虽然基本工资少,但是绩效多,奖金多,多劳多得嘛,年轻人好好干!
然后合同的条款里,坚决不写上收入,连一千多块的基本工资都不会写上的。刚毕业的学生们看了合同,有些人也会有疑虑。然后他们大多会想,这种金字招牌的大国企,多么稳定,多么靠谱,总不会坑人吧。
不好意思,这版本的合同用了十几年,国企坑人自然也不是第一天的事。
年轻人们渐渐发现,原来他们说的是干活的多劳,喝茶的多得。单位或许确实赚钱,只是跟他们没啥关系。
你愿意每天加班,然后酬劳先进别人的口袋吗?
你说自己业绩很好,想要提拔?不好意思,前面还排了八个人呢。
三年五年后你的同学朋友们纷纷做了小leader,或者凭借出色的履历跳槽加薪,饭局聚会之上问起你事业如何,你难道要回答他们,我前面还有八个人吗?
故事里的国企已经算得上我们省国企的翘楚,省内行业的龙头,并非那些濒临倒闭的小企业。
但是就是在这样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管理依然混乱,作风依然官僚,对年轻人的艰难处境依然没有任何高层愿意关心。因为掌握权力的是一帮上个世纪就吃着编制铁饭碗的遗老,“编制”让他们即便完全不懂业务也可以慢悠悠喝茶到退休。
如果是私人企业,这样的公司早就被市场淘汰了。所以你去有一定规模的,已经走上轨道的私企,通常不会遇到这样的坑——因为坑的都已经死了,能活下来的都还不错。
所以以新人遇到坑的概率来看,显然国企遇坑的概率更高。
何况,国企里的龙头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已经被市场淘汰,只靠国家拨款吊命的中小国企?
那个满面油光的官员地走进医务室报到,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的时候,一脸的得意洋洋。
即便我的理想和这里毫无关系,那一刻都觉得寒心。
我不知道那些把理想,抱负,未来寄托在这个企业的年轻人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有怎样的心情。
如果你已经在大城市打拼,有了自己的事业,那不要像文中的小姑娘一样,因为家人的影响而作出自毁前程的选择——在我遇见的从大城市回来应聘的人里,流着泪顿足懊悔的年轻人绝不是少数。事实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最终都无法忍受这样僵化的体制而辞职离开。
哪怕你想回家,也一定不要踏进国企的们,这里没有人会赏识你的才华,而你所适应的竞争规则,你以为理所当然的公理公平,在这里也将不复存在。
而应届的同学们,如果你对人生还有追求,如果你想要的一份事业而不只是工作,如果你不想无论多么努力多么出色也要论资排辈,如果你不想每天上班都浑浑噩噩看不到未来——
或者你没想那么多,你只是想要一份配得上自己辛苦付出的酬劳,那千万,千万不要选择二三线城市体制内的国企和事业单位。
否则你将和前后左右无数的南郭先生一起吹竽。明明是一场合奏,他们也确实摇头晃脑一脸陶醉,可是你永远只能听到你自己的声音。